[实用新型]升降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9433.8 | 申请日: | 200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3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罗育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育智 |
主分类号: | B66F7/02 | 分类号: | B66F7/02;B66F9/065;B66F9/12;B66F9/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赵军 |
地址: | 20180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登高梯领域,更具体地说,关于一种升降梯。
背景技术
目前,升降机被广泛应用于生产流水线高度差之间货物运送;物料上线、下线;工件装配时调节工件高度;高处给料机送料;大型设备装配时部件举升;大型机床上料、下料;风管工程安装;冷气机及配件安装;设备维修使用;仓储装卸场所与叉车等搬运车辆配套进行货物快速装卸等。而现有的市场上出售的作为垂直输送工具的升降机在实际使用时中心点重量会往前倾,升降机各升降节的规格尺寸一样,并且升降节节采用,在升降过程中会产生摇晃摆动,导致承受重量减轻。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较为稳固并且承受重量较好的升降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升降机,其包括有:
底座,所述底座下方设置有便于升降机移动的脚轮;
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升降节,所述第一升降节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加强其稳定性的支撑杆,所述第一升降节为具有豁口的中空矩形管,第一升降节外设置有贯通第一升降节的手动曲柄,第一升降节上端内侧设置有转盘;
第二升降节,所述第二升降节为具有豁口的中空矩形管,第二升降节下端部的外侧设置有滚动转盘,第二升降节的底端设置有用于运载物品的升降平台;
分别与第一升降节及第二升降节活动连接的中间升降节,所述中间升降节为具有豁口的中空矩形管,中间升降节上端内侧及下端部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滚动转盘;
第一升降节、中间升降节及第二升降节的矩形管尺寸逐渐变小;
所述手动曲柄、第一升降节的转盘、第二升降节的滚动转盘以及中间升降节的滚动转盘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
第一升降节上端内侧的相对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上滑轮;
第二升降节下端部外侧的相对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下滑轮,所述第二升降节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实现升降平台升降的滚动转盘;
中间升降节上端内侧的相对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上滑轮,中间升降节下端部外侧的相对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下滑轮。
所述第二升降节上还设置有用于搬运物体的吊杆,所述吊杆通过吊杆定位孔设置在第二升降节上。
所述吊杆的旋转角度为180°。
所述中间升降节的数量为一个以上,各个中间升降节的矩形管尺寸逐渐变化。
所述中间升降节的数量为1-8个。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在升降过程中其中心点重量在中央,不会产生前倾现象;
2、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的各升降节的规格尺寸逐渐变化,承受重量较大;
3、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的各升降节均采用八个滑轮固定支撑,能够有效控制升降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摇晃摆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的各升降节在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的各升降节在展开前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第一升降节、3第二升降节、4中间升降节、5支撑杆、6手动曲柄、7滚动转盘、8转盘、9上滑轮、10下滑轮、11脚轮、12吊杆、13升降平台、14吊杆定位孔、15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包括有:
底座1,底座1下方设置有便于升降机移动的脚轮11;
设置在底座1上的第一升降节2,第一升降节2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用于加强其稳定性的支撑杆5,第一升降节2为具有豁口的中空矩形管,第一升降节2外设置有贯通第一升降节2的手动曲柄6,第一升降节2上端内侧的相对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上滑轮9,第一升降节2上端内侧设置有转盘8;
第二升降节3,第二升降节3为具有豁口的中空矩形管,第二升降节3下端部的外侧设置有滚动转盘7,第二升降节3下端部外侧的相对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下滑轮10,第二升降节3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吊运物体的吊杆12,吊杆12通过吊杆定位孔14设置在第二升降节3上,并且吊杆12可以实现180°旋转,第二升降节3的底端设置有用于运载物品的升降平台13,第二升降节3内部还设置有滚动转盘7,用于实现升降平台13的升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育智,未经罗育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94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破损组件密封罐抓具
- 下一篇:节能换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