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澄清槽底泵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49441.2 | 申请日: | 200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145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秦苏宏;王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道红 |
主分类号: | F04D7/02 | 分类号: | F04D7/02;F04D2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延柱 |
地址: | 214537江苏省靖江市新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澄清 槽底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泵,尤其是涉及到运用在输送固含量小于40%的化工流体用槽底泵。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石油紧缺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由于我国是石油进口大国,因此国家正在提倡利用其它能源来代替石油。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煤资源比较丰富,国家发改委提出采用煤液化、煤代油和煤制油等项目来替代石油,以缓解石油的压力。而槽底泵主要应用煤液化、煤代油和煤制油等煤化工行业输送水煤浆,其介质中含2%-10%固含量的灰水和Cl-、SO2、NH3、H2S、Fe-固体呈片状,直径在10mm左右。泵的技术性能指标要求:设计压力≤12MPa;温度≤300℃;转速≤3000rpm。而且需要承受煤灰等腐蚀要求,该泵要求耐磨件的洛氏硬度在58-62左右,且泵体还需承受高温高压的要求,根据有关专利文献检索,在国内外市场所采用的槽底泵均是采用单叶轮结构,在使用时不但存在效率低、能耗大的缺点,泵的使用寿命会大大降低,增加了泵的维修保养次数,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而且存在长时期使用后由于泵的磨损而使扬程达不到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全新的设计思路,设计出一种既能满足效率高、能耗底,又能使泵的磨损降低,以减少泵的维修保养次数,提高泵的使用寿命的槽底泵。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澄清槽底泵,包括前后泵体、前后泵盖、叶轮、泵轴和轴承箱,在所述前泵体上设有进口和出口,该前泵体固定在所述后泵体上,在所述前后泵体内分别装有前后泵盖,所述泵轴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轴承箱上;在所述泵轴另一端固定有叶轮,所述叶轮位于所述前后泵盖之间的空腔内;所述轴承箱固定在所述后泵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上设置有付叶轮,所述付叶轮位于所述后泵体与后泵盖之间空腔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所述的泵轴上设置有付叶轮,按照两相流理论设计,使泵体内固液两相的混合流动更有效,型线更合理,其水力效率比同类产品提高5-15%,且能耗底,减少了泵的维修保养次数,提高泵的使用寿命。
2.该产品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便于拆装,维护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澄清槽底泵的结构示意图
1.进口 2.前泵盖 3.前泵体 4.叶轮 5.出口
6.后泵体 7.后泵盖 8.付叶轮 9.轴承箱 10.轴承 11.泵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一种澄清槽底泵包括前后泵体3和6、前后泵盖2和7、叶轮4、泵轴11、轴承箱9,在所述前泵体3上设有进口1和出口5,该前泵体3固定在所述后泵体6上,在所述前后泵体3和6内分别装有前后泵盖2和7,所述泵轴11一端通过轴承10固定在所述轴承箱9上;在所述泵轴11另一端固定有叶轮4,所述叶轮4位于前后泵盖2和7之间的空腔内;所述轴承箱9固定在所述后泵体6上;所述泵轴11上设置有付叶轮8,所述付叶轮8位于所述后泵体6与后泵盖7之间的空腔内。这样按照两相流理论设计,使泵体内固液两相的混合流动更有效,型线更合理,其水力效率比同类产品提高5-15%,且能耗底,减少了泵的维修保养次数,提高了泵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道红,未经王道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94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轴送气活节
- 下一篇:发动机用壳体形变燃油喷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