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触片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9467.7 | 申请日: | 2009-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778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敏德 |
主分类号: | H01H73/04 | 分类号: | H01H73/04;H01H7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触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触片。
背景技术
一般的市面上的电流保护器,其设计的种类甚多,但目的大致相同,皆在电流达到断路的电流过载时,可由电流保护开关内的一动触片,自动弹跳以切断电流,进而达到确保使用者的用电安全。
由于电流保护器的种类不同,而有不同的构件设计,因此,虽然其目的大致相同,但在实际使用上却常因其不同构件的设计,而有不同的使用结果。
传统的电流保护器的结构,缺点在于结构复杂,组成元件过多,导致组合后的整体开关结构体积较大且较厚,相对地增加其制造成本,同时,势必影响市场竞争力,实有改进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简化、成本较低的动触片。
实现本实用新型第一个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触片,包括簧片本体和固定在簧片本体上的动触点;所述簧片本体包括一个基部、一个电连接部、和两个弹性部;所述动触点设置在所述基部上;所述电连接部为平直片状,其一端与所述基部一侧端的中间部位相连,其另一端作为定位端;所述两个弹性部对称设置在所述电连接部的两侧,两个弹性部的形状相同,均为V形的折弯片状,所述各弹性部的一端与所述基部连接,所述各弹性部的另一端作为定位端,所述各弹性部的弯曲处作为折弯区;所述电连接部与两个弹性部之间留有间隙。
上述技术方案中,该动触片由不锈钢制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连接部的定位端长出所述两个弹性部的定位端;所述各弹性部的折弯区位于其中间部位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连接部包括电连接部本体和定位端,其定位端的末端处设有防脱阻挡区,所述防脱阻挡区的宽度大于所述电连接部本体的宽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各弹性部的定位端的末端处沿着距离所述动触片基部从近到远的方向依次设有阻挡区和定位区,所述阻挡区的宽度大于所述定位区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动触片,在使用时,需要把电连接部和两个弹性部的定位端固定在电器本体上,基部则为自由端;如果发生过流,则由于电连接部是电流通过部位,会升温膨胀变长,在弹性部的限位和弹力作用下,所述基部及动触点会发生位移,断开电路,从而保护用电负载。其结构较为简化,其簧片本体可采用不锈钢簧片直接冲压制成,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动触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流保护器第一种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电流保护器在按下按压手柄后处于正常通路状态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电流保护器中按压手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按压手柄沿B-B线的剖视图;
图7是图3所示电流保护器中第一接线端子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第一接线端子的一种正面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第一接线端子的I向视图;
图10是图3所示电流保护器中支撑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支撑件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所示支撑件的侧面视图;
图13是图3所示电流保护器中动触片安装结构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电流保护器中动触片安装结构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3所示电流保护器中动触片安装结构的一种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所示电流保护器中动触片安装结构的F向视图;
图17是图16沿C-C线的剖视图;
图18是图16沿D-D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动触片)
图1和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中动触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动触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敏德,未经张敏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94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亮型光学膜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复合式扩散板结构、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