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堆栈连接器组合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9599.X | 申请日: | 200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0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洋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洋银 |
主分类号: | H01R12/14 | 分类号: | H01R12/14;H01R27/02;H01R13/46;H01R13/516;H01R12/16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王玉双;黄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堆栈 连接器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堆栈式连接器组合,特别涉及一种插座形式的堆栈式连接器组合。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连接器有许多的种类,其中一种连接器称为“堆栈连接器组合(stacked connector assembly)”。该堆栈连接器组合是由两种不同规格(RJ45及USB)的连接器堆栈在一起所形成。当堆栈连接器设置于电路板上时,所占用面积较小。
然而,现有的堆栈连接器组合需要两个金属壳体,一个金属壳体包覆一种规格的连接器上。也就是说,现有的堆栈连接器组合无法节省金属壳体的成本。
因此,本实用新型缺陷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堆栈连接器组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堆栈连接器组合,其具有两种不同规格连接器,并且只需要一金属壳体包覆两种连接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堆栈连接器组合,包括:一第一连接器,其包括:一第一绝缘座,其具有一第一主体、一插槽、一连接槽及一收容槽,该插槽及该连接槽分别凹设于该第一主体的前侧面,该连接槽位于该插槽下方,该收容槽凹设于该第一主体的后侧面,该收容槽与该插槽连通;一绝缘板,其容置于该收容槽中;多个第一端子,其具有一基部、一接触部及一焊接部,该接触部设置于该基部的前端,该焊接部设置于该基部的后端,该基部设置于该绝缘板上,该接触部及该焊接部分别位于该绝缘板外,该接触部位于该插槽中;以及一电路板,该焊接部焊接于该电路板的一侧面上;一第二连接器,其容置于该连接槽中;以及一金属壳体,其设置于该第一绝缘座上,该金属壳体的前侧面具有一第一开口、一第二开口及至少一向后延伸的卡扣片,该第一开口位于该第一绝缘座的插槽的前方,该第二开口位于该第二连接器的前方,该卡扣片伸入至该第二连接器中。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堆栈连接器组合的有益效果为: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为不同的规格。第二连接器容置于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绝缘座中,当金属壳体包覆绝缘座时,同时包覆住第二连接器。该金属壳体的卡扣片伸入至第二绝缘座,当一插头插于第二连接器时,该卡扣片会压在该插头,使得插头不易从第二连接器松脱。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附图,然而附图仅供参阅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堆栈连接器组合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堆栈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另一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另一立体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金属壳体的立体组合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第一连接器 11第一绝缘座
111第一主体 112插槽
113连接槽 114收容槽
115环壁 12绝缘板
121端子槽 122固定钩
13第一端子 131基部
132接触部 133焊接部
14电路板 141穿孔
142沟槽 15端子座
151端子孔 16传输端子
161垂直部 162水平部
20第二连接器 21第二绝缘座
211第二主体 212延伸板
213分隔板 214端子孔
215卡槽 22第二端子
23定位片 30金属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洋银,未经李洋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95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正向偏置的二极管编程方法
- 下一篇:血压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