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航天新动力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9662.X | 申请日: | 200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610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元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3000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天 动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航天新动力,利用一种电磁现象来产生推动力。
背景技术
目前人类探测器进行遥远的星际航行主要采用三种手段:一、利用星球附近的万有引力获得一定的速度达到目的地;二、利用等离子体发动机来产生推动力;它是用少量的等离子体燃料产生较持久的推动力,但需要将工作质加热分解获得等离子体,然后用的强大的电场将其加速,从喷管高速喷出。三、利用太阳能帆板,由太阳光辐射到帆板上产生光辐射压力来推动飞船;实质上是电磁场加速帆板内的电子来获得动力,但其推力微弱,代价高昂。
目前技术上有突破点的是:利用在非平行性板电容间加强电压来获得异常推动力,但其所需电压一般在几万伏以上。
发明内容
由于有限的燃料制约航天器进行遥远的星际航行,可以利用一种电磁现象产生推动力。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有载体的磁场或电场和无载体的磁场或电场发生可观察的力学效应。也就是平行匀强磁场或平行匀强电场跟涡旋磁场或涡旋电场发生相互作用。其技术方案是:首先设置一极板式电容和一对永磁体,两个永磁体分别位于极板式电容的两侧;所述永磁体分别位于闭合的屏蔽层的左右两侧,极板式电容分别位于屏蔽层的上下两侧;所述屏蔽层的内侧四周还设有反射层;在极板式电容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一组软磁环;所述极板式电容上加有高频脉冲电压Ui。
屏蔽层是防止外磁场对涡旋场做负功;反射层是避免涡旋场向外辐射;软磁环或空心软磁球是将永磁体的磁场和涡旋磁场都约束在软磁环的平面上或软磁球体中央,避免发生法拉第旋光效应,以使其二者发生相互作用。
工作原理
1、微观解释:头尾原理,头头相斥、尾尾相斥、头尾相吸,刚开始涡旋场不运动,由原来的磁场或电场占据环内,环内力与环外力各个方向相反、且大小相等,瞬间过后,由于环内的相互作用,使环内不能到达(消失)作用的磁场或电场,由于平行磁力线或电力线是由磁体或带电物体双方面提供的,从而外磁场在某一方面形成一个对称的几何图形。如果是半径不同的同心圆,只是相互作用的磁场未能侵入涡旋场圆环内部,其它的还是侵入其中但不相互作用。又由于力的相互作用,场也有动量,所以作用力与场的强度成正比也是成立的。
2宏观解释:磁场只能跟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电场只能跟电场发生相互作用,不是同一性质的场不发生任何相互作用,涡旋场右半部分的方向与平行场方向相反,相互抵消,进而使右半部分场的密度减弱。左半部分的涡旋场的方向与平行场的方向相同,密度增加,左半部分的涡旋场力线受到排斥使涡旋场向右运动。任意两个场的相互作用可以概括为:(1)串联同方向低密向高密运动表现为引力。(2)串联反方向高密向低密运动表现为斥力。(3)并联同方向高密向低密运动表现为斥力。(4)并联反方向低密向高密运动表现为引力。以上四种情况都要考虑场的曲率反向。串联并联表示两场的位置关系,同方向表示两磁场方向相同,反方向表示两磁场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满足以下条件:1、光子的不可分裂性;2、涡旋场没有载体;有载体的涡旋场受力时,会带动载体飞出航天器。如导线电流激发的磁场的载体是运动的电荷。由变化的电场(位移电流)也能激发涡旋磁场,但它不是涡旋磁场的载体。如电场均匀减小时,产生稳定的磁场B,E>0并逐渐减小,直到E=0时刻,B=K恒定。到E<0时,B=K恒定。如磁场均匀减小时,产生稳定的电场E,Φ>0并逐渐减小,直到Φ=0时刻,E=K恒定。到Φ<0时,E=K恒定。变化场E=0或Φ=0时照样有稳定的涡旋场,说明由微分关系产生的涡旋场没有载体。变化场不是涡旋场的载体。3、涡旋场的方向不能变化;4要避免法拉第旋转效应带来的无推力;5避免外磁场对装置做负功。
它们之间是一种“空虚”的相互作用,光子质量m≈0,无论m是否为0,但推力F是存在的,它是非机械动量转化为机械动量的一个试验。由于电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以交换虚光子产生的,说明两磁场在0<t<τ内以交换虚光子的形式交换了能量,τ=1/f,f为光子的频率。即涡旋场的一部分能量在作用力下以交换虚光子的形式交换给了稳恒磁场。ΔE=h.Δf,Δf=f-f′,f′为降低后的光子频率。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是航天器在星空中不需要推进剂的情况下,将电能有效的转化为推动力的装置。可以进行遥远的星际航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稳恒磁场与涡旋磁场相互作用原理图。
其中:1-永磁体;2-软磁环;3-极板式电容;4-屏蔽层;5-反射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元,未经吴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96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清洗集成环保灶
- 下一篇:直联式双轮风冷砖窑专用引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