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送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52242.7 | 申请日: | 200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227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文;罗佳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开元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4 | 分类号: | G01N35/04;G01N21/3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魏忠晖 |
地址: | 410100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质分析仪器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通过快速运送坩埚来实现送样的自动送样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质分析仪器系列产品中,为了测定可燃烧物的硫的含量及其它含量指标,需要把添加可燃物的坩埚准确放入高温的硅碳管炉膛恒温区,用燃烧可燃烧物来测定硫的含量及其它的含量或者性能指标。
上述的红外测硫仪测试硫的含量,具有准确且速度快的特点。但是如果采用人工送样,则存在以下问题:
1)劳动强度大,放样出错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2)手工送样导致送进时快慢不一,至恒温区的一致性有时会产生不同,易产生一些人为的误差,从而会影响一些实验结果,且速度慢,效率低;
3)样品在转移的过程当中移动煤样的次数较多;煤样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则增大;
4)人工送样是手工把坩埚样放入炉膛口再用工具手工推进,如不小心,炉膛口高温则会烫伤手,是安全隐患。
库仑法测硫,多个坩埚样自动送样装置的推进拉出坩埚机构是把坩埚送至在固定与硅碳管加热炉膛内与石英管连接为一整体件上的移动石英板上,机构较为复杂,最多也只能送20多个样,无此大量而简便的送样前、后链板机构。
因红外测硫本身特点(实验需要比较快的速度),因而需要大量而准确、实用的自动送样装置的推进拉出坩埚机构,防止人为的差错及误差,减轻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送样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装置包括用于逐个运送坩埚至炉膛口的前链板送样机构、推进拉出坩埚机构、用于存放坩埚的后链板放样送样机构和引导坩埚出入炉膛的炉口导入板;所述的推进拉出坩埚机构设有可伸入炉膛的推样细长杆。
在所述的推样细长杆的下部设有用来支撑与导向推样细长杆的电磁铁,在所述的推样细长杆的端部设有用于传送的链条。
所述的链条的下端设有聚四氟乙烯滑板。
推样细长杆上设有一磷铜压弹片。该磷铜压弹片的作用是压住细长杆,并使推样细长杆运动时不抖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大量的坩埚样送样自动化,而且送样准确可靠、实用、稳定,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减少了人为误差。
具体分析如下:
1、本专利所述的推进拉出坩埚机构上推样杆细小(直径3mm),重量轻,实验时不需与坩埚一起滞留在炉膛内。以往的如定硫仪送样机构送样杆实验时滞留在炉膛内,推样杆粗大;重量重,炉膛石英管或刚玉管受压易变形或下垂,寿命短。即使采用细长杆,实验时滞留在炉膛内细长杆前端因受热与恒温区温度一样(摄氏800度以上),细长杆长期在高温下极易受热变形及氧化,寿命短。以往还需一个石英舟送放在石英舟上的坩埚样至炉膛恒温区。红外测硫炉膛恒温区本身摄氏温度在1300度,温度高于其他的测硫仪器,由于其特殊性,本实用新型采用细长杆快速通过炉口导入板推、拉卸下坩埚,且细长杆不滞留在炉膛内,细长杆退回时,前端受热温度不超过150℃,推进拉出卸下坩埚非常可靠、稳定、简便、使用寿命长。不需石英舟送放样坩埚。
2、前链板机构是把后链板放样送样机构送来的坩埚样送至炉膛口。坩埚在前链板上通过链轮、链条带动固定在链条上的前链板向前运动,坩埚与前链板在向前运动时无任何摩擦,机构单排链条,无张紧轮机构,链轮、双耳边链条受力则小,机构能耗低功率需求低,极易控制,且简单、可靠,提高了自动化送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往的自动送样机构送样时坩埚与放样面板摩擦,还需靠人工或其他辅助机构把坩埚推上石英舟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链板机构的双耳边链条位于传送放样平台的下方,链条为单排链条,靠下方的聚四氟乙烯板支撑滑动,摩擦阻力极小,无需张紧装置,机构能耗低,功率需求低,使用寿命长等显著特点。
3、后链板放样送样机构是能把大量的坩埚样自动送至前链板机构上(50pcs坩埚样)。利用正方空间,相对占空间少,且摆放自动送坩埚样量大,结构简单,实现快速,一次大数量的坩埚样摆放进行实验送样自动化,结构简单。之前是没有这大量的与前链板机构相连的后链板放样、送样机构。
4、本装置从放置50pcs坩埚样至后链板放样、送样机构上与红外测硫仪连动,自动完成50pcs坩埚样的实验,中途无需人工操作,实验后的坩埚由卸坩埚溜槽引导进入坩埚收集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开元仪器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开元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22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镯式闪存盘
- 下一篇:多用户联合映射时指示调制编码方案的方法和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