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轮摩托车水冷散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52483.1 | 申请日: | 2009-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964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龙康摩托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2 | 分类号: | B60K11/02;B62K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400800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轮 摩托车 水冷 散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散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三轮摩托 车水冷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中广泛使用强制性水冷发动机,外部通过橡胶管联接散热 器构成散热系统,用以降低发动机的温度。这种技术适用于负载较小的两轮 摩托车,而三轮摩托车由于路况复杂,负荷较大并具有较长距离运输功能, 在使用两轮摩托车散热器与水冷发动机构成水冷散热系统时,散热器的散热 片极易堵塞,并且散热器附带水箱容量太小,在使用过程中热水有记忆蒸发, 造成水液不足,循环不畅,从而影响摩托车的散热,使得发动机功率下降、 加速无力、油消耗增加,润滑油变质,甚至造成发动机内部零部件损坏。
以往三轮摩托车水冷散热系统中水箱设置在发动机上方车架主梁管内或 者前龙骨架上,增加了水泵的内部压力,使得水泵运行困难,增加了发动机 的负担。申请号为200710189731.5的中国专利揭示了一种提高正三轮摩托车散 热率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利用三轮摩托车车架循环水箱,增加了储水量, 该车架循环水箱由车架空心横梁连通车架空心纵梁构成,通过附有水泵的发 动机运行,带动水箱及车架循环水箱中的水不断循环,从而降低发动机的温 度。
虽然上述方法提高了三轮摩托车水冷散热装置的散热率,但是由于水泵 置于水箱下部,水泵运行压力仍然很大,水泵运行比较困难。此外,由于车 架制成空心,对气密性要求比较严格,增加了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轮摩托车水冷散热系统,以提高三轮 摩托车水冷散热装置的散热率同时减小水泵的压力,及减小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三轮摩托车水冷散热系统,包括:
大容量水箱;
水泵;
发动机;
一端连接所述大容量水箱出水口,另一端与所述水泵的入水口相连的第 一下行冷却水循环散热管;
一端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另一端与所述发动机缸体入水口相连的第 二下行冷却水循环散热管;
一端连接所述发动机缸头的出水口,另一端与所述大容量水箱的入水口 相连的上行高温水循环散热管;
其中,所述大容量水箱安装于所述三轮摩托车车架后平架位置。
优选的,所述大容量水箱顶部至少有一个通风口和至少一个水箱箱体盖。
优选的,所述水泵轴与所述发动机右曲轴盖内的机油泵轴传动联接。
优选的,所述水泵嵌装在所述发动机右曲轴箱的安装孔中。
优选的,所述大容量水箱安装于所述三轮摩托车车架的一侧。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在三轮摩托车 车厢位置下部安装大容量水箱,不但大大增加了储水量,在水冷散热系统中 有发动机带动,使得水不断循环,在提高散热率的同时,降低了水泵的压力, 减小了发动机的负担,还节约原材料,降低制造成本和难度。此外,水泵轴 与发动机右曲轴盖内的机油泵轴传动联接,水泵嵌装在发动机右曲轴箱的安 装孔中,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实用、极易装配、可靠性强和使用安全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 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 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轮摩托车水冷散热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轮摩托车水冷散热系统中水箱结 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轮摩托车水冷散热系统中水箱位 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轮摩托车水冷散热系统示意图中I 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 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 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 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三轮摩托车水冷散热系统,以实现提高三 轮摩托车发动机散热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龙康摩托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龙康摩托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24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液晶显示屏的电梯操纵箱
- 下一篇:一种新型运输用矿沙集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