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笔定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53415.7 | 申请日: | 200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9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杨镇宗;林明儒;陈广隆;吴振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F1/18;H05K5/03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聂慧荃;潘培坤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笔 定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笔定位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改善触控笔定位效果的触控笔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信息产品不断地推陈出新,目前具有触控面板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已越来越普遍,例如:个人数字助理(PDA)、笔记本电脑等,由于此类电子装置方便输入信息,且便于携带,因此广受使用者的喜爱。此类电子装置通常配备有一触控笔(Stylus),且以该触控笔搭配触控面板来进行输入操作。当使用者要使用电子装置时,需先将触控笔由该壳体取下,再以该触控笔接触并施压于该电子装置的触控面板,触控面板能够感应施压的位置且根据不同的施压位置输出不同的控制指令,从而控制该电子装置。
公知电子装置的触控笔收纳方式大多是在电子装置的壳体上设有用以放置该触控笔的插槽,并利用如卡钩之类的定位结构以干涉的方式将触控笔定位在壳体内,当要使用触控笔时,即用手推出该触控笔或是用绳子将该触控笔拉出。但是,上述以干涉方式定位触控笔的结构设计,随着触控笔使用的次数增多,即会因为卡钩的磨损而使其固定的效果不佳,如此一来,触控笔便容易从该壳体的插槽滑出而遗失或产生撞击,甚至造成触控笔的损坏。
因此,鉴于上述问题,在此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能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的触控笔定位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滑动地设置在壳体上的滑盖而将触控笔良好地定位在壳体内的触控笔定位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笔定位结构,该触控笔定位结构包括:一壳体,该壳体设有一插槽,该插槽具有一插口;一触控笔,该触控笔由该插口插设于该插槽中;以及一滑盖,该滑盖可滑动地设置于该壳体的邻近该插口的位置,且该滑盖在一远离该插口的取出位置及一靠近该插口的定位位置之间滑动,当该滑盖滑动到该取出位置时,该触控笔可由该插口取出,而当该滑盖滑动到该定位位置时,该滑盖底部挡止于该触控笔顶部,以使该触控笔定位于该插槽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在壳体上设置有可往复滑动的滑盖,并通过推动该滑盖在取出位置与定位位置之间的状态切换,而实现释放与定位该触控笔的功能。而且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以干涉方式定位该触控笔,所以即使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也不会造成各构件的磨损,因此该触控笔可良好地定位在该壳体的插槽内,且不易从该壳体滑出而遗失或产生撞击。
附图说明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而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触控笔定位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触控笔定位结构的滑盖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触控笔定位结构的壳体与滑盖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触控笔定位结构的滑盖与壳体结合的立体组合示意图,此时滑盖位于定位位置。
图5是本实用新型触控笔定位结构的滑盖滑动到取出位置时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触控笔定位结构的触控笔定位于壳体内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7是沿图6的7-7线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壳体
11容置槽
12插槽
121插口
13滑槽
14阶部
15导孔
16凹槽
17分隔壁
171导引斜面
20触控笔
21笔杆
22笔头
30滑盖
31滑轨
32容收槽
33导柱
34容收空间
35弹性卡接件
351勾部
36缺口
40第一弹性件
50第二弹性件
60承载板
61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笔定位结构包括:一壳体10、一触控笔20、及一滑盖30。其中该壳体10一侧设有一用以容置该滑盖30的容置槽11,该容置槽11呈矩形且其底面往该壳体10内部方向凹设有一用以容收该触控笔20的插槽12,该插槽12顶部具有一位于该容置槽11底面的插口1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环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34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