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抛式茶具组及其茶壶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53537.6 | 申请日: | 200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8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施孟萱;王启翰;陈又齐;林其蓁;卢家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A47G19/22;B65D85/816;B65D85/808;B65D85/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抛式 茶具 及其 茶壶 | ||
1.一种茶壶,由板材折叠而成,其特征是,上述板材包含:
壶底部;
多个壶壁部,上述这些壶壁部环绕并连接于上述壶底部,上述这些壶壁部与上述壶底部无接缝;
多个折叠部,用以分别连接上述这些壶壁部并折叠使上述这些壶壁部形成壶体,上述这些折叠部其中之一朝向上述壶体外部延伸形成壶口;以及
壶盖部,连接于上述这些壶壁部其中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壶,其特征是,上述这些折叠部与上述这些壶壁部无接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壶,其特征是,上述这些折叠部其中之一朝向上述壶体外部延伸形成握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壶,其特征是,上述这些折叠部其中之一延伸贴合于上述这些壶壁部其中之一以强化上述壶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壶,其特征是,上述这些折叠部其中之一延伸贴合于上述这些壶壁部其中之一以强化上述壶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壶,其特征是,上述茶壶具有收纳折线,且沿上述收纳折线为可折叠的。
7.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茶壶,其特征是,上述茶壶还包含:
感温油墨,设置于上述板材的外表面。
8.一种可抛式茶具组,其特征是,上述可抛式茶具组包含:
茶壶,由第一板材折叠而成,上述第一板材包含:
壶底部,
多个壶壁部,上述这些壶壁部环绕并连接于上述壶底,上述这些壶壁部与上述壶底部无接缝;
多个折叠部,用以分别连接上述这些壶壁部并折叠使上述这些壶壁部形成壶体,上述这些折叠部其中之一朝向上述壶体外部延伸形成壶口;以及
壶盖部,连接于上述这些壶壁部其中之一;以及
茶杯,由第二板材折叠而成,并容置于上述茶壶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抛式茶具组,其特征是,上述这些折叠部与上述这些壶壁部无接缝。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抛式茶具组,其特征是,上述这些折叠部其中之一朝向上述壶体外部延伸形成握把。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抛式茶具组,其特征是,上述这些折叠部其中之一延伸贴合于上述这些壶壁部其中之一以强化上述壶体。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抛式茶具组,其特征是,上述这些折叠部其中之一延伸贴合于上述这些壶壁部其中之一以强化上述壶口。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抛式茶具组,其特征是,上述茶壶具有收纳折线,且沿上述收纳折线为可折叠的。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抛式茶具组,其特征是,上述可抛式茶具组还包含:
固定带,环绕设置于上述茶壶。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抛式茶具组,其特征是,上述可抛式茶具组还包含:
感温油墨,设置于上述第一板材的外表面、或上述第二板材的外表面、或上述第一板材的外表面及上述第二板材的外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抛式茶具组,其特征是,上述可抛式茶具组还包含:
茶包,容置于上述茶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抛式茶具组,其特征是,上述茶包与上述壶盖部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抛式茶具组,其特征是,上述茶杯具有收纳折线,且沿上述收纳折线为可折叠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353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性免疫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按摩功能的磁性保健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