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相密封圈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53881.5 | 申请日: | 200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663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杨云兰;邹峰;李猛;张晟;周小勇;郝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中油管道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2 | 分类号: | F16J15/1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新华 |
地址: | 065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圈 | ||
1.一种用于压力容器的双相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上唇部、下唇部和肩部,所述上唇部、下唇部和肩部形成类似C型轮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还包括金属弹性圈,所述金属弹性圈设置于所述密封圈的肩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相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由下列材料之一制成:丁腈橡胶、低温丁腈橡胶、氢化橡胶、氟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相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弹性圈与所述密封圈整体模压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相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弹性圈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相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其硬度水平在70-93弹性范围shore A scale。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相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唇部呈长而薄的形状,且所述下唇部呈短而粗的形状。
7.一种压力容器的密封结构,其中所述压力容器包括相互邻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第二部分之间形成密封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部分之一上的密封槽,和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双相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安装在所述密封槽中以填充形成于所述第一、第二部分之间的所述密封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唇部呈长而薄的形状,其厚度不小于所述密封间隙的8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唇部、下唇部分别与第一、第二部分之间接触的表面形成上、下密封面,其中所述上唇部外缘线与所述上密封面的夹角为大约15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唇部呈短而粗的形状,所述下唇部外缘线与所述下密封面的夹角为大约110度。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为压力容器的盲盖,所述第二部分为压力容器的筒体端部或法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的横截面呈大体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中油管道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中油管道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388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