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笔记本电脑的便携式托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4359.9 | 申请日: | 200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503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詹榕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榕晖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F3/03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4200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笔记本电脑 便携式 托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便携式托架,尤其是一种带有鼠标支撑板的用于笔记本电脑的便携式托架。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以其便携性逐渐流行,很多人都喜欢在旅行途中或床上将笔记本电脑置于茶几或腿上浏览网页、查看文档、编辑文字等。但是笔记本电脑的散热仍然不佳,使用时间稍长,笔记本电脑与使用者腿部接触的部位就会很热,影响使用感受。另外,旅行途中,无论是火车上还是飞机上的茶几都相对狭小,使用笔记本电脑自带的触摸板乃至指点杆操作光标很易疲劳,但是却难以使用外接鼠标,殊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便携式托架,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便携式托架,使用时可用于支撑笔记本电脑以隔绝笔记本电脑的底部热量,同时具有可收纳的鼠标支撑板,体积小,便于携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便携式托架,包括一个托架主体,其中,该便携式托架还包括一个可收缩容纳到该托架主体内部的鼠标支撑板。
优选地,所述托架主体包括一个上面板,一个下面板以及位于所述上、下面板之间的间隔条,所述间隔条以其厚度在所述上、下面板之间限制了一个容纳所述鼠标支撑板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间隔条至少设置在所述上、下面板的前、后边缘处。
优选地,所述间隔条的厚度大于一倍而小于两倍所述鼠标支撑板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下面板右侧边缘具有一个缺口,所述鼠标支撑板右侧边缘的背面设有一个与所述缺口形状对应的把手。
优选地,所述把手的厚度等于所述下面板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把手上至少具有一个便于操作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下面板上至少具有一个滑动槽,所述鼠标支撑板的背面设有一个可沿所述滑动槽移动的限位件。
优选地,所述限位件粘接在所述鼠标支撑板的背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携式笔记本电脑托架,可用于支撑笔记本电脑以隔绝笔记本电脑的底部热量,同时,由于其具有可收缩容纳到该托架内部的鼠标支撑板,体积小,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笔记本电脑的便携式托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显示的是图1所示用于笔记本电脑的便携式托架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显示的是图2中所示鼠标支撑板的背面透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笔记本电脑的便携式托架的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用于笔记本电脑的便携式托架包括一个托架主体1,一个可收缩容纳到该托架主体1内部的鼠标支撑板2。
图2显示的是图1所示用于笔记本电脑的便携式托架的分解透视图,如图所示,托架主体1包括一个上面板11,一个下面板12以及位于上、下面板11、12之间的间隔条13、14、15,所述间隔条13、14、15以其厚度在上、下面板11、12之间限制了一个容纳鼠标支撑板2的空间。
为了防止灰尘进入托架主体1,可以将间隔条13、14、15分别设置在上、下面板的前、后边缘处以及左侧边缘处,用以将容纳鼠标支撑板2的空间的前、后以及左侧封住,如图1所示,这样看起来也更美观。当然,实际使用的时候,如果仅用于限制一个容纳鼠标支撑板2的空间,只需要在上、下面板11、12的前、后边缘处设置间隔条13、14,左右两侧空置,以使鼠标支撑板2从两侧都可以安装到托架主体1上,以满足习惯于左手或者右手操作鼠标的使用者的需要。
为便于鼠标支撑板2顺利的拉出和推入托架主体1,间隔条13、14、15的厚度应大于一倍鼠标支撑板2的厚度,另外,为防止鼠标支撑板2在托架主体1内部晃动,导致其位置不稳,间隔条13、14、15的厚度也不能太大。当上、下面板11、12,间隔条13、14、15以及鼠标支撑板2均为木质构件时,考虑到木材易于潮湿、翘曲、变形等因素,间隔条13、14、15的厚度大于一倍而小于两倍鼠标支撑板2的厚度则最为合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榕晖,未经詹榕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43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