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止血带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4582.3 | 申请日: | 2009-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9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嘉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嘉昌 |
主分类号: | A61B17/132 | 分类号: | A61B17/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血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血带,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防止束带松脱与快速卸除能力的止血带。
背景技术
止血带的发明带来医疗技术上的便利,除了最初可应用于提供大力道紧束压力达成局部紧急止血外,止血带还可更加应用到辅助病患静脉注射或抽血等用途,其原理是藉由紧束肢体而使得静脉血管受到压缩,令静脉血管管径缩小,进而使静脉血管回流心脏的血液受阻,相对的使受阻的血液阻塞于静脉血管中令静脉血管膨胀,借着静脉血管膨胀而令静脉血管可以明显浮现于皮肤表层下,医护人员可利用上述原理快速精确的找出病患静脉血管所在处,令注射或抽血的过程顺利,而不会因为找不到静脉血管使得病患须承受重复挨针的不适与增加伤口感染的风险。
然而,最初传统止血带仅是利用细长管状的橡皮管直接绑在欲紧束的肢体处,其橡皮管的直径小,利用绑紧的方式容易造成紧束力道难以掌握,所产生紧束力道与摩擦力过大常造成病患的不适,对于皮肤较脆弱的病患则可能直接造成伤害,而松绑时亦容易因其弹性回复力太大,令止血带急速松脱弹开,对脆弱皮肤造成再一次摩擦伤害,且若要调整止血带绑束的位置时,还须经繁复的松绑解开再绑上,其步骤繁琐,若在紧急的状况下,如大量的病患欲进行注射治疗时,必然造成医疗人员的困扰,为能使止血带更便于使用,于是有各式改良的止血带相应而生,其中如中国台湾专利公报第M263082号的“止血带结构改良”所示,利用该扣接体及该插结头连接,使该束带形成环绕状,再拉紧穿过该插结头内的该束带,配合该插结头内的横杆,完成束紧定位的目的,其利用扁平状束带的方式,大幅改善了病患因摩擦或拉扯皮肤所带来的不适,但该种利用该束带环绕该横杆的方式,因该横杆为圆柱状而使该束带易滑动松脱,若要进一步进行微调紧束力道的动作,则会因该横杆的结构而难以调整,且该扣接体及该插结头连接后的态样为翘起于肢体上,而并非密贴于病患肢体,造成较易受到外物碰撞,使得该止血带有松脱的可能,且若使用在布满灰尘或沙子的环境下,则可能会因为该横杆与该束带间布有灰尘或沙子而失去固定力道,同时失去止血带紧束的作用;再者如中国台湾专利第395234号的“可控式止血带结构”所示,为本案发明人先前所申请的专利,利用该扣座与该接头结合,令该弹性带呈环状而紧缚在使用者的肢体,而该结构不同于前述技术利用横杆提供该弹性带定位力道,而是利用位于端部的该齿面夹接该弹性带,形成牢固结合关系,不会受到灰尘或沙子而影响结合力道,但该种架构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亦是其并非密贴于病患肢体,一样较易受到外物碰触,而利用该齿面结合定位该弹性带的操作方式亦为繁琐,实为缺憾。由上述习知技术得知止血带结构还有改善的空间,还待一种具备可快速调整松紧的功能,同时还能简化复杂构造降低制造成本,兼具方便使用、且不受灰尘或沙子影响,并与制造成本间取得平衡的止血带。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止血带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止血带,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止血带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止血带,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止血带,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止血带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止血带,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不受灰尘或沙子影响而造成失去紧束力道,同时具备可快速调整松紧且更方便使用并简化复杂构造的结构,非常适于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嘉昌,未经赵嘉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45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鸡法氏囊病防治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大麦银杏乳制品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