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圆形箍筋加工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6066.4 | 申请日: | 2009-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5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学;程传营;颜道锦;王虎;王兴梅;雪梅;张体欣;贺茂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传营;颜道锦;王兴梅;李文学;王虎;白忠华;张体欣;贺茂军;于辉;张振;雪梅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圆形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建筑工程领域的加工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圆形箍筋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使用在圆柱状混凝土浇注件(如线杆、建筑物室内外圆柱形顶柱、桥柱等)中的纵向钢筋均是通过圆环形的金属箍筋连接的。圆形箍筋较早的加工方法是在圆柱状的物体上将金属条初步折弯基本呈圆形状,再套在圆柱体上敲打整理后成圆环状,这种原始方法费时费力。后来人们采用将一定量的用于加工箍筋的钢筋旋转缠绕在卷扬机的圆筒上的方法,等所缠钢筋达到一定量后,再一一断开,此法较前述方法虽有进步但仍有不足:一一断开工作量大不说,为保证箍筋规格的统一,每断一个箍筋或量其直径或量其周长仍显麻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上述加工箍筋方法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即省时省力又可保证箍筋质量的用于圆形箍筋加工的装置。
一种用于圆形箍筋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卷筒1、限位柱A2、底盘3、卡孔4、陷孔5、限位柱B6、手柄7、插套A8、上连结板9、中心限位柱10、插套B11、插筒12和下连结板13组成,限位柱A2、限位柱B6和中心限位柱10呈等边三角形固定在底盘3的上面,中间带有孔洞的上(下)连结板9(13)分别连结固定在卷筒1的上、下两端,上(下)连结板9(13)长度方向的中心线重叠于卷筒1的直径,下(下)连结板9(13)中间孔洞的圆心重叠于卷筒1的圆心,插筒12的两端通过上(下)连结板9(13)中间的孔洞分别连结固定在上(下)连结板9(13)上,插套A8、B11分别同轴向连结固定在卷筒1上端的连结板A9两端的上面,卡孔4和陷孔5等高处于卷筒1靠近底盘3的位置,中心限位柱10从卷筒1连结下连结板13的一端穿插在插筒12中,限位柱A2和限位柱B6距卷筒1的外圆面的距离相同,手柄7穿插在连结固定在上连结板9两端上面的插套A8、B11中。
根据以上所述的一种用于圆形箍筋加工的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连结固定在卷筒1下部的下连结板13的下平面与卷筒1的下端面呈同一 平面。
根据以上所述的一种用于圆形箍筋加工的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处于卷筒1下部位置的卡孔4和陷孔5的上端部距底盘3的高度低于卷筒1外侧的底盘3上的限位柱A2、B6的高度。
附图说明: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圆形箍筋加工的装置组装及部分构件结构示意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圆形箍筋加工的装置组装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
1-卷筒 2-限位柱A 3-底盘 4-卡孔
5-陷孔 6-限位柱B 7-手柄 8-插套A
9-上连结板 10-中心限位柱 11-插套B
12-插筒 13-下连结板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圆形箍筋加工的装置中卷筒1的从带有卡、陷孔4、5的部位直视结构示意图,其中:
1-卷筒 4-卡孔 5-陷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传营;颜道锦;王兴梅;李文学;王虎;白忠华;张体欣;贺茂军;于辉;张振;雪梅,未经程传营;颜道锦;王兴梅;李文学;王虎;白忠华;张体欣;贺茂军;于辉;张振;雪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60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