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转角限制且阻值具规则变化的可变电阻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6269.3 | 申请日: | 200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8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发明(设计)人: | 范扬康;范扬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门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10/04 | 分类号: | H01C10/04;H01C10/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角 限制 阻值 规则 变化 可变 电阻器 | ||
1.一种无转角限制且阻值具规则变化的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壳体,其中空而具有一开口端;
一基板,其设于壳体的开口端并具有一穿孔及多条导电线路,所述导电线路形成于基板上且包含:
一第一电极,具有一环形部及一连接端,该环形部围绕该穿孔,而该连接端则自环形部延伸至基板一侧;
一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间隔开并具有一连接端延伸至基板一侧而与第一电极的连接端并排;及
一第三电极,与第二电极及第一电极间隔开且具有一半环形部及一连接端,该半环形部沿第一电极侧边延伸并相距一定间隔,该第三电极的连接端自半环形部的前端延伸至基板一侧而与第一及第二电极的连接端并排;
一绝缘层,呈环状,其环绕第一电极的环形部并相距一定间隔,覆盖于第二电极及第三电极的半环形部,并对应第二电极及第三电极的半环形部的末端分别形成缝隙;
一电阻体,呈环状而对应形成于绝缘层上,该电阻体经由绝缘层的两缝隙与第二及第三电极接触;
一旋转组件,与该壳体的开口端组接而设于基板上;以及
一接触片,与旋转组件连接而可随旋转组件转动,该接触片具有多个第一刷脚及第二刷脚,所述第一刷脚与电阻体接触,所述第二刷脚与第一电极的环形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该旋转组件包含:
一固定架,设于基板未设有导电线路的表面上而与该壳体组接,该固定架对应基板穿孔位置形成有一延伸进入穿孔的轴套;
一转轴,穿设于该固定架的轴套上而具有一末端延伸出该轴套;以及
一转动件,与该转轴的末端组接而面向该基板的导电线路,可随转轴的旋转而转动;
前述接触片设于该旋转组件的转动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
该基板进一步穿透形成有多个焊接孔,所述焊接孔穿透该基板而对应连接各电极的连接端;
该可变电阻器进一步包含一接脚组件,该接脚组件设于基板上并包含一基座及多个接脚,所述接脚穿设于该基座上,并分别延伸进入各焊接孔而与各电极的连接端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
该壳体进一步在开口端周缘形成有多个箝制垂片;
该固定架是受壳体的箝制垂片所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第三电极为铜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该电阻体为一碳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门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门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62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