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冷式通讯机箱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56482.4 | 申请日: | 200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742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黄祖模;黄昌谋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叶树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冷 通讯 机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通讯机箱,尤其特别是一种透过一水冷装置驱动其内的冷却液体于一第一水管组内迅速流动循环散热以有效提升散热效能之水冷式通讯机箱。
【背景技术】
按,目前电子通讯设备习知系设置于一通讯机箱内运行,该些设备运作时会产生热源,由于通讯机箱系为一封闭体,其材质系一般为金属,系采用铸造一次成型技术。受到目前铸造工艺之限制,材质导热系数较低。因此造成电子设备散发之热量累积聚集于机箱腔体的局部区域,造成该局部区域之温度较高且散热不易,进而使得电子器件所能忍受之温度超出限度范围,将严重影响该些电子设备的可靠度和使用寿命,然而机箱腔体远离发热电子器件之其它大范围区域内,其温度确远远较与该电子设备接触之局部区域来的温度低。因此由以上得知机箱腔体之温度极不均匀,直接严重影响机箱整体之散热效能。针对上述问题,现有解决方案一般是采取增加腔体的尺寸或是改进腔体材质的办法,但同时会带来腔体重量过大等技术问题。,因此如何在不变更机箱腔体尺寸及重量之前提下,又能提高其散热效能,系为目前之重要课题。
请参照图1系为习知的通讯机箱装置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通讯机箱装置系包括一壳体10、一盖体11、复数支撑柱12及一机板13,前述壳体10具有一容纳空间101及复数散热鳍片103,该等散热鳍片103系设于该壳体10相反该容纳空间101的表面,该等支撑柱12则设置在该容纳空间101相邻该壳体10的一端,且其套接相对应所述机板13,前述盖体11系套设并包覆对应所述机板13,使得盖体11恰可容置于该容纳空间101内相结合。
所以当通讯机箱装置内的机板13运作时,令前述机板13上的复数发热组件131((如芯片或中央处理器(CPU)或其它IC)在做运算处理会产生极高的热源,进而俾前述热源一直囤积于容纳空间101内无法快速散发出去,其仅能靠以辐射方式将热量传导至壳体10上,再透过该壳体10上的该等散热鳍片103将些许的热源以辐射方式对外扩散作散热,由于因机板13上的发热组件131无任何其它传导媒介,如热导管或导热组件…等,使得发热组件131产生之热源无法实时传递给该等散热鳍片103做散热,因此,令通讯机箱装置内的热量无法迅速向外扩散散热,使得容易让发热组件131于处理运算中常发生当机的现象,或是亦会造成通讯讯号质量不良,更严重的话,会导致发热组件131损坏及使用寿命缩短。以上所述,习知之通讯机箱装置具有下列之缺点:
1.散热效果不佳。
2.容易发生当机现象。
3.通讯讯号质量不良。
4.使用寿命缩短。
5.损坏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爰此,为有效解决上述之问题,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系提供一种藉由一水冷装置驱动其内的冷却液体于一第一水管组内迅速流动循环散热以有效达到水循环散热效果者之水冷式通讯机箱。
本实用新型之次要目的,系提供一种具有能维持通讯讯号质量稳定之水冷式通讯机箱。
本实用新型之次要目的,系提供一种具有提升使用寿命之水冷式通讯机箱。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系一种水冷式通讯机箱,其包括一腔体及一水冷装置,前述腔体包含至少一散热部、至少一受热部及至少一第一水管组,其中该第一水管组的前段穿设连接该受热部,其末段系分布设置于前述散热部,并将该受热部所吸收之热量传导到前述散热部进行散热,前述水冷装置系连结对应该腔体之第一水管组,并驱动其内储存的一冷却液体于该第一水管组及该水冷装置内流通循环迅速散热,藉此,本实用新型之水冷装置内的冷却液体于第一水管组中流动循环散热的设计,使得有效提升散热效率,因此可使本实用新型之水冷式通讯机箱具有绝佳之散热效能者。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知之通讯机箱装置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腔体、水冷装置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盖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之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之组合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之俯视示意图。
图中:
腔体 … 2 散热鳍片 … 25
容置空间 … 21 水冷装置 … 3
支撑组件 … 213 泵浦 … 31
导热组件 … 215 水槽 … 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64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拆卸的客车后平置置物板
- 下一篇:弹开式防爆防燃的安全突波吸收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