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式面板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6643.X | 申请日: | 2009-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7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佑;钱金维;陈汉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矽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式 面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面板,特别是一种触控式面板结构,其可增加面板的可靠度,且可减少生产成本。
背景技术
近年来,触控面板的应用可说是越来越为广泛,从早期军方或是一些特殊的应用,到目前许多电子产品都采用了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已经是一个当红且快速成长的应用及市场。现今各种电子产品大都提供有一面板,以供使用者观看电子产品所提供的功能,而操作电子产品的按键而执行电子产品的功能,如此在使用上不甚方便。触控面板是一种典型的输入装置,其功能在于让使用者藉由手指与触控笔轻压面板上所显示的功能,即可简易执行电子产品所提供的功能,而提供使用上的便利性。触控面板因为具有人性化接口及使用上的便利性,所以触控面板应用的范围及层面有增加的趋势,常用的触控面板依照构造和感测形式的不同可区分为电阻式触控面板、电容式触控面板、光学式触控面板、声波式触控面板、电磁式触控面板,所以目前触控面板发展已经非常成熟。
基于上述因素,电子产品厂商为了更便利于使用者操作电子产品,所以提供的面板为触控面板,以让使用者可藉由简单的接触面板所显示的功能,即可简易执行电子产品所提供的功能,因此,触控式面板为目前许多电子产品的标准配备。
请参阅图1,是现有技术的触控面板的剖视图。如图所示,现有技术的触控面板包含一第一基层11、一第二基层12、一第一金属层13、一第二金属层14、一胶框15、一导电胶16、一导电胶17、一导通层18、一导通层19与一软性电路板21。第二基层12相对应于第一基层11。胶框15置于第一基层11与第二基层12之间。第一金属层13与第二金属层14分别设置于第一基层11与第二基层12。软性电路板21设于第一基层11的一端与第二基层12的一端之间,导通层18、19分别设置于软性电路板21的一端的两侧,导电胶16设置于第一基层11的第一金属层13与导通层18之间,导电胶17设置于第二基层12的第二金属层14与导通层19之间,如此软性电路板21的两侧面即分别电性连接于第一基层11的第一金属层13与第二基层12的第二金属层14。
触控面板是藉由第一金属层13与第二金属层14产生触控讯号,以得知使用者触压触控面板的位置,所以触控讯号必须提供给电子产品内的电路板的控制芯片,如此控制芯片即可得知使用者的触控位置而执行对应的功能。基于上述原因,软性电路板21设置于第一基层11与第二基层12之间,以电性连接第一金属层13与第二金属层14,以传输触控讯号至电子产品的电路板,而得知使用者的触控位置。由于软性电路板21必须电性连接第一金属层13与第二金属层14,所以软性电路板21的两侧面必须为金属面,因此成本较高。此外,由于软性电路板21设置于第一基层11和第二基层12之间,加上软性电路板21、第一基层11和第二基层12的材质不尽相同,所以膨胀系数也会因此不相同,如此软性电路板21容易脱离于第一基层11或第二基层12,如此即无法确实传输触控讯号,而提高触控面板的不良率。
因此,本实用新型即在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触控式面板结构,不仅可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缺点,又可增加触控式面板结构的可靠度与减少生产成本,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式面板结构,其藉由第二基层的传输组件而与第一基层的复数第一讯号线电性连接,使得触控式面板的触控电路仅需要和第二基层电性连接,即可接收第一基层与第二基层的触控讯号,如此即可不需要电性连接第一基层,所以可增加触控式面板的可靠度,且可减少生产触控式面板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式面板结构,其整合芯片于触控式面板结构,以降低电子产品的电路板与触控式面板间的电路的复杂度,以及降低电路占用电子产品的电路板的面积,进而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式面板结构,其藉由填充至少一填充物于触控式面板结构的内部的至少一孔隙,如此可提高触控窗口的平整度与操作耐用度,且会提高触控式面板的结构的稳固性。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控式面板结构,其包含有:
一第一基层;
一第二基层,相对应于该第一基层;
复数第一讯号线,设置于该第一基层;
复数第二讯号线,设置于该第二基层;
一传输组件,设置于该第二基层,且电性连接于该些第一讯号线;以及
一触控电路,电性连接该些第二讯号线与该传输组件。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传输组件为复数第三讯号线。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些第一讯号线与该些第三讯号线呈行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矽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矽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66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