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感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6663.7 | 申请日: | 200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2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卢文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H01F27/30;H01F27/24;H01F2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感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感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磁芯为U形的电感结构。
背景技术
电感器(Inductor)为目前电子产业中极为重要的电子元件之一,其具有过滤噪声、抑制瞬间电流、降低电磁干扰及功率转换等功能,也因为多功能的特性,使电感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
而电感的基本结构都具备有一供电流通过的线圈以及一供该线圈缠绕固定的磁芯结构,一般常见的电感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一中间为通孔101的圆形磁芯100以及一缠绕于该圆形磁芯100上的导线102,使电流流通导线102而于导线102的周围产生磁场,但上述电感由于其磁芯100是呈环状、圆形的,因此产生了下列问题:
一、绕线时需完全依赖人工将导线102逐次穿入通孔101反复缠绕,导致绕线耗时费力而无法大量生产,且生产效率不高。
二、导线102直接缠绕在圆形磁芯100上,使导线102对圆形磁芯100产生束缚应力,导致磁力线受应力干扰,进而影响其电性。
三、增加杂散电容的产生而造成电磁干扰,导致该圆形磁芯100电感周围或所处环境中的其它产品受到干扰而无法正常运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缺点,从而节省绕线时间、提升电感的电性且降低电磁干扰的现象。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感结构,其主要包括一绕线架及一装设于该绕线架上的磁芯组,其中,该绕线架具有供导线缠绕的第一绕线部及第二绕线部,且该第一绕线部与第二绕线部为中空并分别形成容置空间,而该磁芯组包含两个第一磁芯,两个第一磁芯分别设有一外侧部,并由外侧部两端各延伸一组接部而形成U形的磁芯,两第一磁芯分别以组接部容设容置空间中而形成通磁。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结构的磁芯组还可包含上述第一磁芯及一第二磁芯,其中,该第二磁芯组设于该第一磁芯的两个组接部的端部而与该第一磁芯形成通磁。如此一来,生产时可先将导线缠绕于绕线架再组设磁芯组,从而节省绕线时间以提升产能,并通过磁芯组的结构提升电感的效能。
经由以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相较于已知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提升电感的实用性,特别是作为替代环型磁芯的功率电感,该功率电感可通过直流电流而储能,如功因校正电路(PFC)中的储能电感或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感。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圆形磁芯电感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验数据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参照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感结构,其包括一用于缠绕导线30的绕线架10以及一装设于该绕线架10上的磁芯组20,其中,该绕线架10具有第一绕线部11与第二绕线部12以供导线30分别缠绕,且该第一绕线部11与第二绕线部12为中空并分别形成容置空间,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绕线部11与该第二绕线部12分别为一体成型的绕管,且该第一绕线部11与该第二绕线部12对应设有第一结合部110与第二结合部120以构成结合关系,该第一结合部110与该第二结合部120为相应接合的卡块与卡槽;而此实施例中该磁芯组20包含两个第一磁芯21,该两个第一磁芯21分别设有一外侧部210,并由外侧部210两端各延伸一组接部211而形成U形的磁芯,两个第一磁芯21以两端的组接部211分别由绕线架10的两侧插入而容设于容置空间中并形成通磁,如此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架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呈U形的第一磁芯21以组接部211形成通磁,因此绕线时导线30可通过绕线机自动缠绕,而节省绕线时间以提高生产效率,且导线30绕置于该绕线架10上,故导线30不会对磁芯组20产生应力,可保持该电感结构的电性。除此之外,另参照图4所示,此图的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磁芯组20包含有一如上述呈U形的第一磁芯21及一呈I形的第二磁芯22,该第二磁芯22组设于该第一磁芯21的两个组接部210的端部而与第一磁芯21形成通磁。
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实验证实以U形第一磁芯21所构成的电感结构的特性更是优于传统圆形磁芯电感;如下列表(一)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一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66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排污阀的多功能过滤阀
- 下一篇:一种反应堆堆芯冷却剂泵轴承油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