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56778.6 | 申请日: | 2009-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591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陈灯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利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21/00 | 分类号: | H01H21/00;H01H21/02;H01H21/12;H01H21/22;H01H19/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关,尤指可简化开关组装所需的零组件,同时可通过定位架以夹设方式固定于开关外部,达到开关具快速简便的组装。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技术的发达进步,现今生活周遭各项电气产品或者是电源的控制,仍然广泛应用作动简单可靠的机械式开关,而机械式的开关主要特色在于可精确切换、使用可靠持久,因此针对机械式的开关如何有效简化其组装的零组件越少,达到降低材料成本、减少组装工时,为所述领域业者的研发目标。
请参阅图6所示,是现有的分解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所述开关由座体A、端子座B、上盖C、拨杆D、弹性压杆E、导电片F、端子组G及固定板H所组成,在组装时,先由端子座B与端子组G组装后,而将导电片F置入端子座B内,再将端子座B与座体A进行粘合后,又将固定板H以压合方式与座体A的凸部A1进行迫紧结合,以完成座体A组装,而上盖C又必须先与拨杆D进行粘合,再由拨杆D与弹性压杆E进行组装后,以完成上盖C组装,如此,再将组装后的上盖C与组装后的座体A进行枢接,以完成整体开关的组装;此结构设计,其缺点分别如下所述:
1、开关的座体A与端子座B是分离式的设计,组装时必须先由端子座B与端子组G组装后,而将导电片F置入端子座B内,再将端子座B与座体A进行粘合,才可将座体A与端子座B结合,因此由分离式组装后再进行粘合,使组装过程不仅零组件繁多,更造成组装工时的繁琐。
2、开关的上盖C与拨杆D也为分离式的设计,组装时必须先将拨杆D与上盖C进行粘合后,才可进一步将上盖C结合于座体A上,因此仍需由分离式组装后再进行粘合,导致上盖C与拨杆D容易产生垂直度偏移问题,同时也使组装过程易造成零组件繁多,相同更致使组装工时的繁琐。
开关若欲固定于电路基板上时,往往会在开关外部设置一固定结构,使开关可稳固设在电路基板上,但是,现今结构设计皆于开关上,以压合方式将固定板H与座体A的凸部A1进行迫紧结合,造成开关在组装过程,需再多一道压合、迫紧步骤,相同造成组装工时的繁琐及不便。
发明内容
因此,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经由不断试作与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开关”新型专利诞生。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开关的座体底部是一体成型设有可供连接端子组对应插设的插孔,且开关的按压盖体是一体成型设有可伸入容置槽内的延伸柱,如此,通过开关部分组件为一体成型的设计,可简化开关组装所需的零组件配置及工时,达到开关具快速简便的组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开关的座体外部凹设有可供定位架用以夹设方式固定的崁槽,使开关的座体可透过定位架再装设固定于电路机板上,达到开关可简易快速的装配定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关,其包括有座体、按压盖体、弹性元件、导电片、连接端子组及定位架,其中:
所述座体,凹设有能供所述导电片设置的容置槽,并在所述容置槽底部设有多个能供所述连接端子组对应插设的插孔,使所述导电片与所述连接端子组在所述容置槽内形成接触,而所述座体外部在所述容置槽开口处两侧对应凸设有转轴,且所述座体外部在所述容置槽的开口及所述插孔之间凹设有崁槽;
所述按压盖体,设置于所述座体的容置槽的开口处,在所述按压盖体两侧设有能与所述座体的转轴套接的扣环,并在所述两扣环间一体成型设有延伸柱,且所述延伸柱凹设有能供用以抵持所述导电片的弹性元件置入的凹槽;
所述定位架,具有基部,在所述基部两端朝同方向延伸有能夹设于所述座体崁槽内的夹臂,且所述两夹臂的长度大于所述座体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开关,可简化开关组装所需的零组件,还可通过定位架以夹设方式固定于开关外部,达到开关具快速简便的组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6是现有的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利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德利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67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