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加热的杯子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7007.9 | 申请日: | 200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974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俊鹏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A45F3/16;A47J36/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100四川省成都市龙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杯子,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加热的杯子。
背景技术
杯子是人们日常生活常备的生活用品,一些保温杯也仅能够被动地保温,不能主动地对水进行加热。人们需要喝到热水必须通过专门的加热装置将水烧热后才能倒到杯子,而且加热装置多为电加热,在外出旅行或者野外的时候,没有加热装置,就无法得到热水,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普通杯子只有一个杯腔,一般无加热的装置,当急于想喝温度适中的水时,需要等寻找其他的加热装置,而一些较凉的饮品,如果稍微温热再喝会更加的可口,就需要一些便捷的加热装置随身携带。一些杯子在杯底带有半导体加热装置,能够实现上述功能,而这样的杯子往往受到场合的限制,必须使用电能才能够加热,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不需要电能便可自动加热的杯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杯子本体,其特征在于:曲面分割杯子本体形成上杯体和带底的下杯体,下杯体的顶部曲面形状与上杯体的底部曲面形状相对应,上杯体的底部形成支架,支架内部设有与之对应的导热层,导热层与上杯体的杯壁密封构成上杯体的底面,下杯体内设有与之形状对应的底碗,所述底碗内放置有机燃料。
作为优选,底碗内放置固体酒精;
作为优选,所述上杯体、下杯体、导热层和底碗均为保温隔热耐火的材料制成。
根据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杯子下杯体的空腔内放置有机燃料,点燃该有机燃料对杯子进行加热,导热层可快速的传达热量给上杯体内的液体,实现方便快捷的加热,特别适用于外出旅行或者野外,无法方便取得电器加热的时候使用,同时使用操作简单、安全、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下杯体合在一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该自加热的杯子包括杯子本体,一个规整的曲面分割杯子本体形成上杯体1和带底的下杯体2,下杯体2的顶部曲面形状与上杯体1的底部曲面形状相对应,所述所述上杯体1、下杯体2、导热层3和底碗6均为保温隔热耐火的材料制成。上杯体1的底部曲面形状形成支架4,当单独放置上杯体1时,支架4起到支撑的作用,支架4的内部设有与之对应的导热层3,导热层3为导热系数强的材料制成,导热层3与上杯体的杯壁密封构成上杯体1的底面。下杯体2内设有与之对应的底碗6,所述底碗6内放置有机燃料,作为本实施例,底碗内放置固体酒精用以加热上杯体中的液体。
使用时,点燃底碗6中的固体酒精,盖上上杯体1于下杯体2上,留有一定的空隙,不要密封盖严,以便空气的流通促进底碗6固体酒精的燃烧,起到加热上杯体1的作用,上杯体1底部的导热层3快速导热,将上杯体1内的液体加热,从而实现不需要电源就自动的对杯体内的液体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俊鹏,未经张俊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70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硬件硅智产的缓冲器结构
- 下一篇:一种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