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用斜管沉淀池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7014.9 | 申请日: | 200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9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邓隆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隆波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用斜管 沉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淀池,尤其涉及一种用做污水处理的斜管沉淀池。
背景技术
在内河清理、采矿选矿、建筑工地等场合,常常会产生含有大量泥沙的高浊度污水,目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主要分为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和斜管斜流式等多种结构。采用一般沉淀池进行净化,占地面积大,处理效果不佳,沉淀池的出水口处均没有做任何出水水质的处理措施,而现有的斜管沉淀池对水量变化的影响比较大、适应能力比较差,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难以保证其出水的悬浮物是否达到设计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少,使用清洗方便的斜管沉淀池,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处理用斜管沉淀池,包括沉淀池主体,沉淀池主体上部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出水口的位置低于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主体的底部设有倾斜的管状沉淀板,管状沉淀板的上方设有纤维球滤层,沉淀池主体的下部连通漏斗状的泥斗,泥斗为两个或多个,泥斗的下部设有排泥口。
作为优选,所述沉淀池主体下方设有起支撑作用的支架;
更进一步地,支架与泥斗的底部相平;
作为优选,所述纤维球滤层由纤维丝结扎而成,纤维球滤层的厚度为300-600mm。
根据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具有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的优点,对水量变化的影响比较小、适应能力比较强。在污水处理中,不添加药剂即可沉淀、去除微小悬浮物,而且沉淀池的结构简单,减少了占地面积,降低了基建费用和运行维护费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污水处理用斜管沉淀池,包括沉淀池主体1、纤维球滤层3、管状沉淀板7和泥斗5,沉淀池主体1为长方体结构,在沉淀池主体1上部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4和出水口2,进水口4与沉淀池主体1的连接处设有一个挡板,用以缓冲水流过大时,水流对沉淀池主体1内的水形成的冲击力,从而影响沉淀作用。出水口2的位置低于进水口4,利于沉淀后的净水从出水口2排出。在所述沉淀池主体1的底部设有成排倾斜的管状沉淀板7,管状沉淀板7的具体数量取决于沉淀池主体1的底面面积和沉淀板的强度和重量,管状沉淀板7可为工程塑料或钢板,沉淀池主体1和泥斗5可为砖混结构、钢板或工程塑料,钢板的表面需要进行防锈处理后才能够进行到施工中。在该实施例中,管状沉淀板7、沉淀池主体1和泥斗5均选用工程塑料,用以减低使用成本。管状沉淀板7的上方设置一纤维球滤层3,纤维球滤层3由纤维丝结扎而成,纤维球滤层3在该实施例中的厚度为450mm,用以吸附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池主体1的下部连通两个漏斗状的泥斗5,泥斗5的下部设有排泥口6,当泥斗5内部的污泥达到一定量时,将排泥口6打开,排放污泥,然后对泥斗进行清洗。在所述沉淀池主体1下方还设有支架8,支架8与泥斗5的底部相平,支架8和泥斗5起到共同支撑整个支架的作用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隆波,未经邓隆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70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漆雾有机废气的净化系统
- 下一篇:带式真空过滤机的滤布再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