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端子及其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7121.1 | 申请日: | 2009-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797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坚;苏奕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诠欣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52 | 分类号: | H01R13/652;H01R1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端子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连接器端子及其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安装于电路板上的连接器端子,特别关于其与屏蔽壳体的接地结构。
背景技术
按,自1980年代后,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开始剧烈变革,为满足消费者诸多需求,林林总总的电器产品被推行,特别是具高功率的电器产品。并由于电子传输的媒介与格式,亦随着电子世代而演进。更快速、更高容量的存储器存取,衍然为消费者购买的趋势。上述装置与消费趋势的结合,便为电器产品的信号传输功能带来更多进步改善的需求。尤以电子产品的推行与相应配合的电连接器产业。
坊间的存储卡种类众多,且多是朝向更为轻薄短小的方向设计。近年最为热门且通行者,尤以microSD卡及Memory Stick micro卡两种卡片为代表。此种卡片相较于以往卡片,具有小型化,容量高的优点。是以,立即吸引消费市场的目光,而引来卡连接器产业纷纷迎向设计此种配接插槽。则早期的PC卡或CF卡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无论尺寸或价格上皆明显地不符合电子产品的趋势。若无具备自有特色的长处,更微小的卡片及更微小的卡连接器汰换旧型电子产品的态势将无可避免。
举例言之,CF卡其设定格式40MB/s甚至更高者,将可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而其超大容量应用上亦得延伸至微型硬盘。于新型态的规范标准CFast中,更介定了一种使用它种介面作为卡连接器对接面的标准,无疑地又为卡连接器界带来革新。
由上述得知,已知连接器端子为具有以下的缺点:
(1)已知连接器端子仅为提供电连接至电路板之用,故成形上多为直线式,缺乏与新型态介面共用的弹性;
(2)已知连接器端子,因配合早期规范标准,毋须解决接地端子与信号端子交错配置的议题,然而新型态介面却急须面对此议题,并需要对应的端子;
(3)已知连接器端子或用于卡连接器或用介面连接器,然而新型态介面却需要结合两种连接器长处的利用,与其对应的端子。
是以,根据上述各方面缺点的考量,发明人乃针对连接器的特性上作一深入分析与探讨,并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且通过苦心钻研与研发,始设计出此种新一代连接器端子的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连接器端子及其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基点,其延伸一路分出焊接部,另一路分出一导接部的连接器端子,并可符合前述的需求。
一种连接器端子,是由至少一接触端及至少一焊接部所构成,其设于电子装置内部,所述电子装置外设有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内部形成容置空间,一电气模块受收纳其中,所述电气模块并与前述焊接部作接触,而于所述焊接部另一侧则延伸出前述接触端,其中:自所述连接器端子上一基点,延伸一路分出所述焊接部,而所述基点另一路更分出一导接部,所述导接部对应于所述焊接部,并与所述金属壳体作接触。
一种具有连接器端子的电连接器,是由本体、金属壳体、端子组及电气模块所构成,所述端子组设于所述本体上,包含一为接地端子的连接器端子,与多个信号端子相邻,所述本体外设有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内部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电气模块受收纳其中,所述连接器端子是由至少一接触端及至少一焊接部所构成,所述电气模块并与前述焊接部作接触,而于所述焊接部另一侧则延伸出前述接触端,其中:自所述连接器端子上一基点,延伸一路分出所述焊接部,而所述基点另一路更分出一导接部,所述导接部对应于所述焊接部,并与所述金属壳体作接触。
本实用新型上述连接器端子于使用时,具有下列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端子得提供电性连接至电路板与屏蔽壳体之用,故成形上为分支式,具有与新型态介面共用的弹性;
(2)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端子,得配合最新规范标准,解决接地端子与信号端子交错配置的议题,新型态介面引发的议题,将迎刃而解;
(3)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端子符合用于卡连接器与用介面连接器的新型态介面,结合两种连接器长处的利用,与其对应的端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等角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等角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等角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等角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等角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等角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等角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等角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等角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的等角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诠欣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诠欣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71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冷式超级恒温水槽
- 下一篇:负压吸引器用除菌防溢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