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笼式苍蝇诱捕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7173.9 | 申请日: | 200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344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桂以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以昌 |
主分类号: | A01M1/10 | 分类号: | A01M1/10;A01M1/02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德斌 |
地址: | 434020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苍蝇 诱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诱捕器,具体涉及一种笼式苍蝇诱捕器。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生活中,对苍蝇的捕杀工具和捕杀方式多种多样,常见或常用的捕杀工具多为苍蝇拍和粘蝇纸。苍蝇拍和粘蝇纸虽然结构简单,能达到捕杀苍蝇的目的,但也存在着弊端;使用苍蝇拍灭蝇要求动作快,否则无法打到苍蝇,而且打到苍蝇也经常是将苍蝇拍的“血肉模糊”,影响环境卫生。粘蝇纸不存在上述问题,但往往因先被粘住的苍蝇挣扎所发出的声响,影响后期苍蝇的捕捉,捕捉效率低;而且粘蝇纸放置时间一长粘度下降,无法粘住苍蝇;另外,粘蝇纸不能清洗,不能重复使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能克服上述捕蝇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捕蝇效果好,使用方便,干净卫生,并可清洗和重复使用的笼式苍蝇诱捕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该笼式苍蝇诱捕器由诱捕笼,诱饵罩,迷网箱构成,其特征在于:诱捕笼上端的顶板一角上制有迷网口,迷网口上活动装有迷网箱;诱捕笼的底部为开口状,其底部四角制有支撑脚,诱饵罩活动安装在诱捕笼的底部开口处;所述的诱饵罩呈棱台状,其底部为开口状,顶部制有诱捕口。所述的迷网箱为一底部制有开口的四方体。所述的诱捕笼和诱饵罩也可制成三角形或多边形或圆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笼式苍蝇诱捕器是在诱饵罩下方放置诱饵后,根据苍蝇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将苍蝇通过诱捕口和迷网口一步步引诱至诱捕笼和迷网箱内,使其最终困死在诱捕笼和迷网箱内,从而达到将苍蝇捕杀的目的。避免了现有苍蝇拍捕杀苍蝇影响环境卫生;粘蝇纸捕杀苍蝇工作效率低,不能重复使用,造成浪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特别适用于居家、餐厅、副食店、熟食店等灭蝇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笼式苍蝇诱捕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笼式苍蝇诱捕器的诱饵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诱捕笼,2、诱饵罩,3、迷网箱,4、迷网口,5、诱捕口,6、支撑脚,7、诱饵,8、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笼式苍蝇诱捕器由诱捕笼1,诱饵罩2,迷网箱3构成,诱捕笼1为一矩形体,诱捕笼1的上端顶板8的一角上制有迷网口4,迷网口4上活动装有迷网箱3。迷网箱3为一底部制有开口的四方体,迷网箱3的作用是分装进入诱捕笼1内的苍蝇。
诱捕笼1的底部为开口状,其底部四角制有支撑脚6,支撑脚6的作用是使诱捕器与安放面保持一定的间隙,便于苍蝇进入诱饵罩2下方的地面或支撑面上放置的诱饵7上采食。
诱饵罩2为一下大上小的四棱台体,其顶部制有诱捕口5,底部为开口状,诱饵罩2经诱捕笼1的底部开口处进入后,活动安装在诱捕笼1内。本实用新型的迷网箱3和诱饵罩2与诱捕笼1活动安装,便于使用后清洗。
该笼式苍蝇诱捕器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使用时,首先将诱饵7放置于诱饵罩2下方的地面或其支撑面上,苍蝇在诱饵7的引诱下从各处飞来集聚于诱饵7上采食,采食完毕或受到惊吓时,苍蝇会迅速飞离,因苍蝇的习性是向上飞行,同时又因诱饵罩2是一下大上小的四棱台体形状,底部为开口状,则迫使苍蝇从诱饵罩2的诱捕口5进入到诱捕笼1内。因诱饵罩2的诱捕口5在诱捕笼1的中心位置,并且在诱捕笼1内呈凸起状,因此不必担心苍蝇会从原路逃出。
另一方面,因本实用新型采用透明材料制成,进入到诱捕笼1内的苍蝇会沿着诱捕笼1的内壁向有光亮的方向寻找出路,也即苍蝇会始终紧贴诱捕笼1的内壁飞动,时间一长就会经迷网口4进入到迷网箱3内,最终被困死其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在顶板8的一角上制有迷网口4,也可根据需要在顶板8的四个角上同时制有迷网口4,需要注意的是迷网口4不要过大,以2cm×2cm最佳。同样,本实用新型的诱捕笼1也可制成三角形,多边形或圆形或其它适宜的形状,诱捕笼1在采用上述形状时,只需将诱饵罩2制成与其相对应的形状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以昌,未经桂以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71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