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扇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7246.4 | 申请日: | 2009-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7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洪银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蔡和平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苓***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风扇,尤其是一种易于进行电源接线安装作业,且具有肋条(或静叶)的风扇。
背景技术
现有风扇通常具有一电源接线,该电源接线的设置位置必须经过妥善处理安排,以确保该风扇于实际运作过程中,可有效避免该电源接线松脱或卷入该风扇中,使该风扇正常运作;再者,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现有风扇大致可区分为二种,其中第一种现有风扇并未具有肋条(或静叶)设计,而第二种现有风扇则具有肋条(或静叶)设计,该两种现有风扇的电源接线的处理方式也不相同。
举例而言,如中国台湾公告第449682号《超薄冷却风扇构造》发明专利及中国台湾公告第443435号《鼓风扇的电线扣具结构改良》新型专利等,揭示前述第一种现有风扇。该第一种现有风扇主要于一壳体(或称风扇座)形成一槽道(或称导线槽),使电源接线可直接经由该槽道(或称导线槽)穿伸至外部以便外接电源,但是该电源接线仍须通过相当复杂的绕设固定方式,故造成组装上的诸多不便。
另外,请参照图1所示,如中国台湾公告第502831号《风扇理线结构》新型专利,揭示前述第二种现有风扇。该第二种现有风扇70具有一理线结构71(即为肋条)及数个导风孔73;该理线结构71包含一底部711、二侧面支持部712及二挡板部713;借此,该理线结构71使一线材72(即电源接线)以一迂回方式置于该底部711、侧面支持部712及挡板部713之间。前述第二种现有风扇70的主要问题在于:为确保该线材72在穿伸至该风扇70外部时,该线材72不会遮挡该导风孔73而影响驱风效果;因此,一般而言,必须先将该线材72的一端经由该风扇70下方的导风孔73穿伸外部,再利用迂回绕线方式使该线材72依序卡掣于该底部711、侧面支持部712及挡板部713之间,如此方可确保该线材72不至于遮挡该挡风孔73;然而,确也因此导致该线材72的组装作业的困难度增加。另外,该现有风扇70用以固定该线材72的结构也相当复杂,故相对提高整体制造成本。整体而言,针对具有肋条(或静叶)设计的现有风扇70仍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扇,用以解决现有具有肋条的风扇的电源接线的绕设固定作业困难度高及组装不便等问题,为主要的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另一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整体轴向高度的风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手段:一种风扇,包含一扇框、数个连接件、一基板、一电源接线及一扇轮。该扇框具有一侧墙部,该侧墙部内侧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设有一轴座,且该侧墙部形成连通该容置空间的一导线口;该数个连接件结合于该轴座与该侧墙部之间,其中一连接件为一接线固定部,该接线固定部具有朝向该导线口的一结合端,该结合端与该导线口相对连接;该基板结合该扇框,该基板设有一线圈组及一电连接埠,该线圈组与该电连接埠电连接;该电源接线位于该接线固定部,且该电源接线一端连接该电连接埠,另一端穿伸该导线口;该扇轮具有一轮毂,该轮毂设有一中心轴及一永久磁铁,该中心轴结合该轴座,该永久磁铁与该线圈组相对。
所述接线固定部的结合端位于通过该轴座与该导线口的一基准线上,该基板的电连接埠朝向该扇框的导线口。借此,该电连接埠可更为接近该导线口,使该电源接线的另一端可更为方便地经由该接线固定部穿伸通过该导线口16,使该电源接线无须以绕设方式穿伸出该导线口。
所述基板的电连接埠位于该扇轮的永久磁铁的旋转范围外,使该电连接埠位于该永久磁铁的外周缘与该侧墙部的内侧壁之间。
所述接线固定部的结合端位于通过该轴座与该导线口的一基准线上,该基板的外周缘形成一凸部,该凸部结合该接线固定部且朝向该扇框的导线口,该电连接埠形成于该凸部的表面。
所述导线口结合一定位件,该导线口具有一第一抵压面,该定位件具有一第二抵压面,该第一抵压面及该第二抵压面共同压掣夹合该电源接线。
所述导线口的第一抵压面形成一第一阶层部,该定位件的第二抵压面形成一第二阶层部,该第二阶层部对应卡合该第一阶层部的形状。
所述导线口位于该侧墙部的其中一角隅位置。
所述扇框的侧墙部内侧形成一底板,该底板于该容置空间内的表面设有数个卡爪,该轴座结合该底板且位于各该卡爪之间,各该连接件的一端连接该侧墙部,另一端连接该底板,该基板结合于该扇框的容置空间并抵接该底板,各该卡爪卡掣结合该基板的外侧周缘。
所述线圈组以布线方式结合于该基板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72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