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软质壶嘴的茶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7312.8 | 申请日: | 2009-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6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发明(设计)人: | 藤井胜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藤井胜一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韩军 |
地址: | 美国加州瑞其帕洛***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软质壶嘴 茶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壶,特别涉及一种具软质壶嘴的茶壶。
背景技术
无论中外,喝茶除了可以是一种休闲活动,也已经成为了一种养生的风潮。人们在喝茶时,除了对于茶叶的选用之外,茶具的使用也是一门学问。而茶壶就是泡茶时相当重要的茶具之一。常见的茶壶多为陶器、瓷器、玻璃等材质。
一只茶壶通常包含,壶身本体、把手、壶嘴、以及壶盖等部分。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整只茶壶皆由易碎的材质所构成,常会因为不慎碰撞到壶嘴,而导致壶嘴碎裂,甚至壶嘴与壶身本体断开,进而造成整只茶壶无法继续使用,甚至碎裂处伤人。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软质壶嘴的茶壶,通过改变壶嘴的材质进而可以改善传统的壶嘴因不慎碰撞而受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软质壶嘴的茶壶,利用简易的壶嘴固定组件来结合不同材质的壶嘴与壶身本体,不仅可以保有传统的茶壶在泡茶时的优点,也可避免壶嘴因碰撞而受损的风险,更可提供使用者自行组装的乐趣与成就感。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软质壶嘴的茶壶,通过一组装式的壶盖,可以让使用者更容易启闭壶盖,进而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软质壶嘴的茶壶,通过在每一茶壶本体的底部,与茶壶本体上方在壶盖周缘的设计,使得根据本说明书的具有软质壶嘴的茶壶可以进行上下叠置,进而可以节省收纳时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软质壶嘴的茶壶,通过提供一特殊设计的过滤组件,进而可以让使用者更容易掌控茶叶的浸泡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具有软质壶嘴的茶壶,该具软质壶嘴的茶壶包含:一茶壶本体,该茶壶本体包含一把手,一第一开口位于上述的把手的对侧,一第二开口位于该茶壶本体上方,以及一第三开口位于上述的把手与上述的第二开口之间;一软质壶嘴,该软质壶嘴包含一壶嘴部,一延伸部连接于该壶嘴部,一固定部连接于该延伸部,以及一通道贯穿该壶嘴部,该延伸部,以及该固定部,其中上述的软质壶嘴是利用将上述的延伸部与上述的固定部穿过该第一开口,以装设上述的软质壶嘴于该茶壶本体。
优选的,还包含一过滤组件,其中该过滤组件包含一过滤部,以及一把手部,其中上述的把手部连接于上述过滤部的上缘。
优选的,还包含一壶嘴固定组件,该壶嘴固定组件包含一第一固定组件和一第二固定组件,其中该第一固定组件包含一平面部,一中空管状部延伸自该平面部,与一凹槽部位于该中空管状部远离该平面部的一端,其中该中空管状部穿过该软质壶嘴的该延伸部进入该茶壶本体的内部,该第二固定组件扣合于该凹槽部以固定该软质壶嘴,其中该壶嘴固定组件还包含一信道贯穿该平面部与该中空管状部。
优选的,上述的壶嘴固定组件还包含一垫圈,上述的垫圈设置于该第二固定组件与该软质壶嘴的该固定部之间。
优选的,上述的茶壶本体还包含一突起部位于该第二开口的周围,与一底座,其中该突起部所围出的空间足以容置另一具软质壶嘴的茶壶的一底座。
优选的,还包括一壶盖,该壶盖包含一组可挠折的固定组件,利用将该可挠折的固定组件穿过该第三开口后,弯折该可挠折的固定组件以装设该壶盖于该茶壶本体,其中该壶盖的面积大于该第二开口。
优选的,上述的软质壶嘴的材质为硅胶。
优选的,上述的壶盖的材质为不锈钢。
优选的,上述的壶嘴固定组件的材质为不锈钢。
优选的,上述的过滤组件的材质为不锈钢。
采用上述设计,通过组装的方式将一软质壶嘴结合在传统的茶壶本体上,可以有效地防止壶嘴因碰撞而受损的现象。此外,由于茶壶本体上端与底座的设计,可以让上述具软质壶嘴的茶壶能进行上下叠置和收纳,进而达到节省空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为根据本实施例的具软质壶嘴的茶壶的外观示意图;
图1B为根据本实施例的具软质壶嘴的茶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施例的具软质壶嘴的茶壶的上视图;
图3A和图3B为根据图2的A-A切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A为根据图2的B-B切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B为根据图4A中组装完成的壶嘴部400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为根据本实施例的具软质壶嘴的茶壶的上下叠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藤井胜一,未经藤井胜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73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