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57335.9 | 申请日: | 200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020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石元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 | 分类号: | H01P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光辉 |
地址: | 100176北京市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电极。
背景技术
原有的P型馈通滤波器的电极结构是一个空心的薄圆片,其安装过程是先将磁环3装在中轴2上然后,然后将圆形的两个电极1和6的内螺纹拧在螺杆上,再装上两个穿心电容8,如图1和图2所示,图中箭头表示装配的方向。这样的结构需要中轴和外壳较长,使得结构很庞大,制造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极包含圆筒部和缘边部,
上述缘边部位于上述圆筒部的顶边的外缘,沿着圆筒部的径向向外延伸;
上述圆筒部的底部的具有通孔。
上述通孔位于上述圆筒部的底部的正中位置。
上述通孔的大小与其安装所在的中轴的直径相适应。
上述圆筒部的高度与磁环的长度相适应。
上述圆筒部的直径是23.5mm,
上述通孔的直径是10.1mm,
上述圆筒部的高度是24mm,
上述缘边部的外径是45mm。
本实用新型的电极结构简单,使用过程中装配简易方便,且干扰基本被抑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装配过程的第一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装配过程的第二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极的正侧视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极在安装使用过程中的第一示意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极在安装使用过程中的第二示意图;
图5(c)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极在安装使用过程中的第三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极如图3和4所示,其中图3是电极的正侧视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由图3可见,该电极结构呈草帽型,由圆筒部11和缘边部12构成,圆筒部11的底部111正中位置具有通孔13,通孔13的大小与其安装所在的中轴2的直径相适应,在本实施例中圆筒部的直径是23.5mm,通孔的直径是10.1mm;圆筒部111的高度与磁环3的长度相适应,在本实施例中高度是24mm。缘边部12位于圆筒部11的顶边112的外缘,沿着圆筒部的径向向外延伸一定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缘边部的外径是45mm。
新型电极在安装过程中,如图4、5、6所示,首先将第一电极1套在中轴2上,并使该电极的圆筒部的底部卡在中轴的小凸台21上,如图4所示;然后将磁环紧固圈4装在中轴上,该磁环紧固圈4贴在圆筒部的底部的内表面上,然后将磁环3装入到第一电极的圆筒部内,如图5所示;然后将隔离两个电极的绝缘垫片5装入并贴在第一电极1的缘边部上,然后装入与第一电极结构相同的第二电极6,并使得两个电极的缘边部隔着绝缘垫片5相贴,最后从第二电极6的外侧将螺母7拧紧在中轴2上,使得上述各部件牢固安装,如图6所示。
采用华为型号馈通滤波器偶FLTP76D-230A,核达型号馈通滤波器偶FLTP76D-250SE进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产品结构简单,装配简易方便,且干扰基本被抑制。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以上实施例及其附图得到清楚说明,然而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但这些相应的改变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石元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石元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73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折叠实训终端台
- 下一篇:吹塑成型工艺的资源再生节能减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