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胀轴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57338.2 | 申请日: | 200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5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胡德福;韩大凯;刘晓波;陈庆川;王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H75/24 | 分类号: | B65H75/24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莫丹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胀轴,其适合应用于涂布、分切、印刷、复卷、复合、造纸、塑料等相关机械的收放卷轴。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涂布、分切、印刷、复卷、复合、造纸、塑料等行业的柔性基材的收放卷采用胀轴的安装方式。其特点在于装卸方便,生产效率高。胀轴主要有气囊式和机械式两种结构。气囊式胀轴利用气囊充气推动凸键或板条胀紧卷筒。由于气囊式胀轴的结构特点,安装时由于胀轴的重量导致下方的凸键比上方的凸键伸出的距离短,安装后胀轴与卷筒的同心度不好。同时凸键或板条靠气囊中的气体压力胀紧卷筒,无自锁能力。真空条件下使用时,还有气囊中气体泄露大的问题。机械式胀轴,对于卷芯直径较小时,多采用卷芯端部用椎体锁紧的方法。这种方法有锁紧力不强和损坏卷芯的问题。尤其卷芯筒为纸筒时问题更加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胀紧能力强,可靠性高,尤其适合在真空条件下使用的机械胀轴。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机械胀轴,它包括胀轴筒体,在胀轴筒体前端固定有轴端,芯轴从胀轴简体另一端开有的通孔内穿入胀轴筒体内部,并通过压紧套筒将芯轴固定在胀轴筒体上;在芯轴外部两侧、胀轴筒体内部对称设有两个胀紧椎体,每个胀紧椎体外围均设有可推动伸出胀轴筒体的4个胀爪。
如上所述的一种机械胀轴,其在与每个胀紧椎体端部连接处、胀轴筒体上均设有凹槽,胀紧椎体复位弹簧设置在胀轴筒体的凹槽内,芯轴从胀紧椎体复位弹簧中心穿过,胀紧椎体复位弹簧另一端与胀紧椎体压紧;在与胀轴筒体连接处、每个胀爪左右两端均设有凹槽,胀爪复位弹簧设置在胀爪的凹槽内,弹簧导向柱从胀爪复位弹簧中穿过,弹簧导向柱端部固定在胀轴简体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机械胀轴,其所述的胀紧椎体和胀爪接触面为具有相同锥度的圆锥面。
如上所述的一种机械胀轴,其所述的胀紧椎体通过螺纹与芯轴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机械胀轴,其所述的轴端通过螺钉固定在胀轴筒体端部。
如上所述的一种机械胀轴,其所述的弹簧导向柱端部通过螺纹固定在胀轴筒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械胀轴,胀爪由胀紧椎体顶出,胀紧椎体通过与芯轴的螺纹连接进行传动,胀紧能力强,胀爪胀出后具有自锁功能,性能可靠。4个胀爪同时由胀紧椎体推出,基材卷芯胀紧后,卷芯与机械胀轴同心度高。其可应用于涂布、分切、印刷、复卷、复合、造纸、塑料等相关机械的收放卷轴。由于没有采用气囊式结构,消除了气囊漏气的隐患,尤其适合在真空条件下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械胀轴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机械胀轴A-A剖视图。
图中:1轴端,2胀轴简体,3胀紧椎体,4胀爪,5胀紧椎体复位弹簧,6芯轴,7压紧套筒,8胀爪复位弹簧,9弹簧导向柱,10卷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机械胀轴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机械胀轴包括胀轴简体2,在胀轴筒体2前端通过螺钉固定有轴端1,芯轴6从胀轴筒体2另一端开有的通孔内穿入胀轴筒体2内部,并通过压紧套筒7将芯轴6固定在胀轴筒体2上。在芯轴6外部两侧、胀轴筒体2内部对称设有两个胀紧椎体3,每个胀紧椎体3通过螺纹与芯轴6相连接,每个胀紧椎体3外围均设有可推动伸出胀轴筒体2的4个胀爪4。在与每个胀紧椎体3端部连接处、胀轴简体2上均设有凹槽,胀紧椎体复位弹簧5设置在胀轴简体2的凹槽内,芯轴6从胀紧椎体复位弹簧5中心穿过,对胀紧椎体复位弹簧5具有导向作用,胀紧椎体复位弹簧5另一端与胀紧椎体3压紧,从而对胀紧椎体3具有向外的推动力。如图2所示,在与胀轴简体2连接处、每个胀爪4左右两端均设有凹槽,胀爪复位弹簧8设置在胀爪4的凹槽内,弹簧导向柱9从胀爪复位弹簧8中穿过,起到导向作用,弹簧导向柱9端部通过螺纹固定在胀轴简体2上。所述的胀紧椎体3和胀爪4接触面为具有相同锥度的圆锥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械胀轴在使用时,当旋转芯轴6时,推动压紧套筒7向内运动,带动胀紧椎体3向内运动,通过圆锥面把4个胀爪4胀出胀轴筒体2。胀爪4由胀紧椎体3顶出,胀紧椎体3通过与芯轴6的螺纹连接进行传动,胀紧能力强,胀爪4胀出后具有自锁功能,性能可靠。基材卷芯胀紧后,由于4个胀爪同时胀出,卷芯与机械胀轴同心度高。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未经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73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温式电线电缆外皮拆解机
- 下一篇:新型绞线机的主动放线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