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水套管盖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57454.4 | 申请日: | 2009-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415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孙芳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全洲扬子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10 | 分类号: | F16L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2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给排水管道配件,具体涉及一种与排水管道配套使用的配件。
背景技术
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5.23条规定:明设的给水立管穿越楼板时应采取防水措施;第4.3.22条规定:排水管道穿越楼层设套管;《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第3.3.13规定:“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应设置金属或塑料套管。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高出装饰地面20mm;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宜用阻燃密实材料填实。”,套管的顶部高出地面,影响美观。尽管多部规范对给排水套管提出了要求,但在实际施工时,套管安装与密实不到位,给渗漏留下了隐患,且存在安全问题。据统计: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渗水的主要原因是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镶填不严实。为解决此问题,特设计此防水套管盖,从根本上解决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镶填不严实而产生的渗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套管盖,解决了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镶填不严实而产生的渗漏和由于套管外漏带来的美观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水套管盖,其盖体由两个半径不同的内空柱面通过圆弧曲面过度构成,第一圆柱面位于上部,其半径与给排水管外径尺寸相匹配,第二圆柱面位于下部,其半径与防水套管的外径适应,四个“O”型膨胀橡胶密封圈通过套啤工艺均布在硬PVC塑胶料第一柱面内侧,由热加工注塑一体,密封圈遇水膨胀与给排水管外壁紧配合,防水套管盖散水底部与地面通过胶体密封严实。
上述盖体厚度为三毫米。
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套管盖有以下优点:“O”型膨胀橡胶密封圈与给排水管外壁紧密结合,有效防止给排水管外壁冷凝水、厨厕明水溅入给排水管上而渗入套管内。通过散水将各类水排放到地面,导入地漏。由于该防水套管套在套管之外,避免裸露套管上口伤人。对套管起到装饰作用,美化室内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水套管盖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水套管盖的总装配图。
图中,1:“O”型膨胀橡胶密封圈;2:盖体;3:防水套管盖散水底部;4:给排水管;5:密实材料;6:胶体;7:防水套管;8:混凝土楼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套管盖,其盖体2由两个半径不同的内空柱面通过圆弧曲面过度构成,第一圆柱面位于上部,其半径与给排水管4外径尺寸相匹配,第二圆柱面位于下部,其半径与防水套管7的外径适应,四个“O”型膨胀橡胶密封圈1通过套啤工艺均布在硬PVC塑胶料第一柱面内侧,由热加工注塑一体,密封圈1遇水膨胀与给排水管4外壁紧配合,防水套管盖散水底部3与地面8通过胶体6密封严实,防水套管7通过密实材料5与给排水管4密封。防水套管盖体厚度为三毫米。施工时,与给排水管密封不需打胶,施工方便,排除了人为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通过散水将各类水排放到地面,导入地漏。由于该防水套管套在套管之外,避免裸露套管上口伤人,对套管起到装饰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全洲扬子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全洲扬子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74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