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体取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57484.5 | 申请日: | 2009-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5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尚传;赵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配天(安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35/02 | 分类号: | G03B35/02;G03B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4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体取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三维立体取像技术制作立体图像逐渐为人所知,并已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立体婚纱摄影、立体广告、立体电影等。
目前,三维立体取像技术制作立体图像主要分为第一阶段的取像和第二阶段的制作。第一阶段的取像就是相对被摄物体在不同位置处取多张图像,然后将该多张图像经过第二阶段的制作,即可得到具有立体感的图像。在第一阶段的取像目前普遍采用两种方式进行,第一种是利用一台图像捕捉设备对被摄物体取一次图像后,相对被摄物体移动一段距离后,再次对该被摄物体取一次图像,依此方法多次对被摄物体取多张图像。第二种是利用多台图像捕捉设备间隔设置在被摄物体周围,然后用该多台图像捕捉设备同时或相继对被摄物体取像,进而每台捕捉设备取一次图像,即可获得多张图像。
然而,上述第一种取像方法中,该图像捕捉设备在移动过程中,容易出现与被摄物体之间距离和拍摄中心点的变化,使获取到的图像的三维中心不准、景深不稳、后期成像模糊。在上述第二种取像方法中,利用多台图像捕捉设备同时取像,摄影师需要操作多台图像捕捉设备,导致操作相当繁琐、复杂;而且,图像捕捉设备的成本相对较高,尤其对于专业图像捕捉来说,需要相当专业的图像捕捉设备,其价格相当昂贵,采用多台图像捕捉设备,不利于降低制作立体图像的成本,且三维摄像中心不准的问题仍未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成本易操作的立体取像装置。
一种立体取像装置包括用于捕捉图像的图像捕捉设备、用于承载图像捕捉设备的支撑台以及摄影台。该摄影台包括底座、底座调节结构、承载台,该底座调节结构设置于该底座的四周,用于调整该底座,使该底座的上表面水平,该承载台设置于该底座上,被摄物体设置于该承载台上,该图像捕捉设备和支撑台与该摄影台相距一定距离设置,且该承载台可相对该图像捕捉设备和支撑台转动。
所述立体取像装置中,所述摄影台还包括同步光源机构,该同步光源机构包括悬臂、滑轨、延伸臂、灯架支撑、悬臂锁扣、伸缩套管、套管锁扣、光源、光源调向锁扣,该悬臂通过该悬臂锁扣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承载台的一侧,该滑轨设置于该悬臂上,该延伸臂可在所述滑轨上滑动,并通过插销与所述悬臂固定,该灯架支撑可滑动地设置于该延伸臂上,该伸缩套管通过该灯架支撑固定,且其通过套管锁扣控制其伸缩的长度,进而调整该光源的高度,该光源设置于该伸缩套管的另一端,并通过该光源调向锁扣控制其光源照射的方向,该同步光源机构可随着所述承载台同步旋转,进而保持所述光源与所述承载台的相对位置不变。
所述立体取像装置中,所述摄影台还包括同步背景机构,该同步背景机构包括背景底座、主架、桁架、桁架导杆、桁架调节结构、背景饰物,该背景底座设置于所述承载台的一侧,并可随所述承载台一同转动,该主架设置于该背景底座上,该桁架和桁架导杆通过该桁架调节机构可收缩地设置于该主架上。
所述立体取像装置中,所述同步背景机构还包括背景饰物,该背景饰物设置于该桁架上,其可根据拍摄主题的要求变换悬挂点、线、面、体之类的饰物,亦可针对特殊需要悬挂单色背景布,以利抠图。
所述立体取像装置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摄影台中心正上方的天花板上的定位灯,该定位灯射出的光线照射在该摄影台的转动中心轴上。
所述立体取像装置中,该支撑台包括支撑底座、伸缩杆、操作台,该图像捕捉设备设置于该操作台上,该操作台设置于该伸缩杆的一端。
上述立体取像装置将该承载台设置为可相对所述底座转动,进而避免移动图像捕捉设备以多次取像,避免了因移动造成多次取像的景深不一样,同时,该立体取像装置仅只需采用一台图像捕捉设备,即可完成多次图像捕捉,因此其成本相对采用多台图像捕捉设备的立体取像方法来说要低很多。上述立体取像装置采用了同步光源机构、同步背景机构和中心定位机构,使获取的图像能够在光影效果、三维空间布局和后期制作难点突破等方面满足更专业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立体取像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配天(安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配天(安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74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