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照镜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8957.3 | 申请日: | 2009-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408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光侯 |
主分类号: | B62J29/00 | 分类号: | B62J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八***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照镜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车辆的后照镜结构,尤指一种利用球体(如钢珠)及槽沟分别作为支撑杆及支撑座体上的嵌卡部,以方便使用者能转动该支撑杆,达到收纳后照镜座的效果的后照镜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后照镜结构是用以供骑乘者能观看到后方状况,因此,通常是装设在机车龙头的左右两侧,且朝远离该机车龙头的方向延伸,以能投射出后方车辆的状态,提高骑乘者的安全性。请参阅图1所示,传统的后照镜结构1包括一后照镜座11、一支撑杆13及一座体15,其中该后照镜座11的一侧面上,装设有一镜片111,且该后照镜座11与该支撑杆13的一端相枢接,以供使用者能依本身的需求,而调整该后照镜座11的倾斜角度,并据以改变该镜片111的投射角度,该支撑杆13的另一端锁固在该座体15上,且该座体15乃固定于该机车龙头2上,使得该后照镜结构1能稳定地安装在该机车龙头2上。
再请参阅图1所示,由于该后照镜结构1为能确实地投射出后方车辆的行进状态,因此,该后照镜座11往往会突出于该机车龙头2的两侧位置。如此一来,当使用者将机车停放于路旁时,该后照镜座11常常会因路人的无意碰撞,或斜靠机车时,推挤到相邻的机车,导致使用者原先调整好的后照镜座11的角度偏离,造成使用者在下次欲骑乘时,必须再一次调整好该后照镜座11的角度,且多次的碰撞下,即容易导致该后照镜座11与该支撑杆13相枢接的位置损坏,令该后照镜座11无法定位在使用者所调整的投射角度,造成使用者必需更换整个后照镜结构1,增加使用者的负担。另外,由于该支撑杆13仅借由其另一端锁固在该座体15上,因此,在该后照镜结构1被多次的碰撞后,将使得该支撑杆13及该座体15间或该座体15及该机车龙头2间,容易产生裂痕,并令该后照镜结构1发生松脱的情况。若此时,使用者正在骑乘机车时,将会因无法立即地掌握到后方车辆的行进动态,导致其行车的危险性大增。
因此,如何在车辆的后照镜架构下,设计出一种能快速收纳后照镜座的结构,以能提高使用者在停放车辆后的便利性,且能有效延长该后照镜结构的使用寿命,以降低使用者的负担,及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性,即成为目前机车设计业者亟思解决的重大课题。
有鉴于前述的后照镜结构具有诸多缺点,造成使用者在应用上的不便性,因此,发明人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后照镜结构,以期借由本实用新型的问世,而能有效解决前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照镜结构,该后照镜结构使业者能提供更方便的操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照镜结构,所述的后照镜结构组装在一车辆上,所述的后照镜结构包括:一后照镜座,其一侧面上装设有一镜片;一支撑杆,其一端与该后照镜座相连接,且在邻近其另一端的位置上,环设有一槽沟,该槽沟上设有至少一个凹陷部;及一支撑座体,组装在该车辆上,且其远离该车辆的一侧面凹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容纳该支撑杆的另一端,且该支撑座体的内侧面上对应该槽沟的位置,设有至少一个孔洞,该孔洞内依序容纳有一弹性元件及一球体,该球体会抵靠在该槽沟的底部,并能嵌入该凹陷部中;在该支撑杆被转动的状态下,该球体能在该槽沟中位移,在该支撑杆被转动至预定位置的状态下,该球体会嵌入该凹陷部中。
其中,该支撑杆的另一端套设有一套管,且该套管会覆盖该槽沟及该凹陷部。
其中,该支撑杆邻近该支撑座体的一侧面的位置上,设有一横杆,且该支撑座体的一侧面的周缘上,设有一止挡杆,在该支撑杆被转动至预定位置的状态下,该横杆抵靠在该止挡杆上。
其中,该支撑座体包括:两壳体,该壳体的外侧周缘分别凸设有至少一个锁合部,该锁合部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锁合孔,以能使一锁固元件依序穿过该锁合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后照镜结构,所述的后照镜结构组装在一车辆上,所述的后照镜结构包括:一后照镜座,其一侧面上装设有一镜片;一支撑杆,其一端与该后照镜座相连接,且在邻近其另一端的位置上,设有至少一个孔洞,该孔洞内容纳有一弹性元件及至少一个球体;及一支撑座体,组装在该车辆上,且其远离该车辆的一侧面凹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容纳该支撑杆的另一端,且该支撑座体的内侧面上对应该孔洞的位置,环设有一槽沟,该槽沟上设有至少一个凹陷部,以使该球体能抵靠在该槽沟的底部,并能嵌入该凹陷部中;在该支撑杆被转动的状态下,该球体能在该槽沟中位移,在该支撑杆被转动至预定位置的状态下,该球体会嵌入该凹陷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光侯,未经陈光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89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仰钻打孔装置
- 下一篇:粉皮凉皮自动切圆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