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灯管导线及标的焊接物焊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9259.5 | 申请日: | 200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9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余济东;王素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上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3/06 | 分类号: | F21V23/06;H01R43/02;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215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管 导线 标的 焊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焊接结构的设计,特别是关于一种应用于灯管导线及标的焊接物焊接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薄型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的快速发展,阴极射线管(Cathode-Ray Tube,CRT)显示器已逐渐被淘汰。液晶显示器的主要光源即是背光模块,其原理为由外来光源穿透液晶面板以强化液晶的亮度,而达到显示的效果。
传统上在背光模块中,通常采用冷阴极灯管作为发光源使用,而冷阴极灯管两端以导电线材导接或导接于电路板上,用以导入电源发光,冷阴极灯管的灯导线及标的焊接物间大部份是采用焊固的方式做连结及固定,但由于大部份冷阴极灯管皆为超细型态的灯管,因此在人工焊接固定上容易造成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也因此各家液晶显示器或灯具厂商各自研发出利于灯管及线材间加工结合的方法。
如中国台湾专利号第M289544号专利案所揭露的一种超细灯管与束线焊接装置,包括有基座;设置在基座一侧的锡丝供给机;设置在基座另侧,包括有切刀、驱动切刀的驱动元件以及口径渐缩的导锡管的锡丝切割机;设置于锡丝供给机及锡丝切割机间,具备驱动元件、被该驱动元件驱动的移动台、设置在移动台上,可挟持定位锡丝的挟持元件的锡丝输送装置;设置在基座中段位置的溶锡元件;设置于溶锡元件下方以挟持超细灯管的灯管固定元件,由锡丝输送装置将锡丝由锡丝供给装置输送至锡丝切割机,经切刀切下一小段锡块后,锡块沿导锡管落至熔锡元件,经加热锡块熔融成锡球,再落至固定在灯管固定元件上的超细灯管一端,此时只要将束线一端置放在超细灯管该端,则可以半自动式的进行焊接作业。
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以传统焊接技术而言,由于冷阴极灯管类的超细灯管,即使采用更加准确的半自动或自动焊接作业装置进行导接结合,其灯导线与标的焊接物间焊接后的结构,必然较一般灯管为脆弱。另一方面,在冷阴极灯管的灯导线及标的焊接物焊接时,因灯导线非常的细,两者之间的定位容易造成人眼或机械设定误差等问题,若是过于交会,则焊料容易影响冷阴极灯管的品质,更甚者可能会破坏灯管结构,造成灯管的损坏,同时因灯导线及标的焊接物突出部份过多,容易使焊料形成尖端或接合不完全;反的,若是灯导线及标的焊接物交会不够深入,则两者间焊接后的结构即较不稳定,若在背光模块的配装过程中,受到拉力或摇摆时容易造成焊接部份脱落或断线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灯管导线及标的焊接物焊接结构,使得灯管导线及标的焊接物间的焊接结构较为稳固,且方便加工时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已知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利用灯管导线及标的焊接物焊接结构,将一灯管的灯导线与一标的焊接物的导接区段导接定位,其特征在于灯管的灯导线具有一延伸区段及至少一定位结构,标的焊接物的导接区段弯折形成一套合结构,灯管的灯导线的延伸区段是通过标的焊接物的套合结构,而灯管的灯导线的定位结构是位在标的焊接物的套合结构相反于灯管的一侧,且灯管的灯导线的定位结构与标的焊接物的套合结构更以一焊着材料予以焊着包覆。其中定位结构可由延伸区段的端部以一弯折方向弯折形成,亦可由灯导线的延伸区段形成的一扩大部。
其中该灯管为一冷阴极灯管。
其中该标的焊接物为一线材,该标的焊接物的导接区段是一裸露出包覆于线材外的一绝缘层的区段,且套合结构为由该线材的导接区段弯折形成的一导线折圈。
其中该灯管的灯导线为高压端。
其中该套合结构形成的导线折圈定义出一轴心,且该轴心垂直于该标的焊接物。
其中该灯管的灯导线为低压端。
其中该套合结构形成的导线折圈定义出一轴心,且该轴心平行于该标的焊接物。
其中该标的焊接物为一电路板,该标的焊接物的导接区段是一怖设于电路板上的接点,且套合结构为由该电路板形成的一挖槽。
其中该灯导线的延伸区段由该灯管一端以一延伸方向延伸形成,该定位结构由该延伸区段的端部以一弯折方向弯折形成。
其中该定位结构为一形成在该灯导线的延伸区段的扩大部。
本实用新型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上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松上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92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