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末制品液压机物料下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9966.4 | 申请日: | 2009-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1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陶志凯;朱爱建;肖玉生;马麟;刘松山;陶志刚;马郁;张宏遂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腾达锻压机床厂 |
主分类号: | B30B11/02 | 分类号: | B30B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16 | 代理人: | 钟廷良;李慧芳 |
地址: | 226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末 制品 液压机 物料 下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末制品液压机,含有模套、液压油缸、活塞杆、限位螺母,液压油缸内装有活塞杆,该活塞杆的末端与限位螺母连接。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粉末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非金属材料均采用粉末自动成型技术。粉末制品液压机在上模冲下行接触到粉体时,需要将物料下沉即模套的上升,以防止粉体溢出,造成粉体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通常在液压顶缸的缸体下端面两侧分别装有与侧缸连接的垫块,工作时,液压顶杆的活塞杆上顶至限位螺母压紧垫块,这时,通过侧缸抽出垫块,与模套连接的活塞杆继续上顶,模套上升,使得模套内的粉体相对下移。采用这种结构,抽出垫块时,易产生震动造成粉体溢出,且由于液压顶缸的压紧,侧缸的工作压力大,造成侧缸体积大,同时增加了液压顶缸的活塞杆长度,制造成本也相应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工艺过程减少且下沉高度方便调节的粉末制品液压机物料下沉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粉末制品液压机物料下沉装置,含有模套、液压油缸、活塞杆、限位螺母,所述液压油缸内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末端与限位螺母连接,所述液压油缸内连接有中心油缸,其创新点在于: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充当中心油缸的缸体,在所述缸体内连接有中心活塞杆。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活塞杆为双活塞杆结构,所述中心活塞杆的顶端与模套固定连接,末端连接有限位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直接通过液压油缸内的中心油缸对模套进行上升,实现粉料的下移,无需使用侧缸,不但结构紧凑,还省去了使用侧缸时的抽出过程,工艺过程少,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同时可通过调节中心活塞杆的限位螺母高度,使其适合不同的产品和需要。
附图说明
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粉末制品液压机物料下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包括模套6、液压油缸1、活塞杆2、限位螺母3,中心油缸4、中心活塞杆5及其限位螺母7。
上述液压油缸1内装有活塞杆2,活塞杆2的末端与限位螺母3连接。
由于液压机的上模冲对模套6内的粉料进行压制时,会造成粉料的溢出、飞溅,造成粉料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因此我们在液压油缸内连接了中心油缸4,其具体结构为:将液压油缸1的活塞杆2充当中心油缸4的缸体,在中心油缸4内连接有中心活塞杆5,中心活塞杆5为双活塞杆结构,其顶端与模套6固定连接,末端连接有限位螺母7。
工作时,液压机的活塞杆2带动与中心活塞杆5连接的模套6上升一定的行程,在完成对模套6的加料后,上模冲下行准备对模套6内的粉体进行压制,当接触到模套6内的粉料时,中心油缸4内的中心活塞杆5上移顶起模套6,从而实现模套6内粉料的相对下沉,我们可通过调整限位螺母7的高度来改变模套6的上移高度,从而适应不同的粉体产品。
采用这种结构的下沉装置,取消了侧缸,不但结构紧凑,还减少了工艺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适用面广,易于进行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腾达锻压机床厂,未经南通市腾达锻压机床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99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回潮松散加料装置
- 下一篇:银杏灵芝孢子胶囊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