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卫星天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60271.8 | 申请日: | 2009-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782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林亦杰;林宏源;郭三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00 | 分类号: | H01Q13/00;H01Q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严 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22***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卫星天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星天线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接收卫星信号的卫星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图1a显示公知的卫星天线装置1的外观图。图1b显示公知的卫星天线装置1的分解图。参照图1b,公知的卫星天线装置1包括一本体10、一波导管20以及一介质辐射器30。波导管20连接该本体10。介质辐射器30连接该波导管20。
参照图1c,其显示公知的介质辐射器30与波导管20的截面示意图,公知的介质辐射器30包括介质辐射器本体31以及防水盖32。防水盖32卡合于波导管20的端部。介质辐射器本体31容纳于该防水盖32与该波导管20之内。在公知技术中,介质辐射器本体31通过注射成形等方式形成,但介质辐射器本体31内往往形成包风(air trap)33。真空包风造成介质辐射器30的表现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即为了欲解决公知技术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卫星天线装置,包括一本体、一波导管以及一介质辐射器。波导管连接该本体。介质辐射器连接该波导管,其中,该介质辐射器包括一第一部分以及一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包括一公结构,该公结构环绕该波导管的一中心轴而形成,该第二部分包括一母结构,该母结构对应该公结构,该公结构与该母结构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卫星天线装置,包括:一本体;一波导管,连接所述本体;以及一介质辐射器,连接所述波导管,所述介质辐射器包括一第一部分以及一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一公结构,所述公结构以对称所述波导管的一中心平面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一母结构,所述母结构对应所述公结构,所述公结构与所述母结构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卫星天线装置,包括:一本体;一波导管,连接所述本体;以及一介质辐射器,连接所述波导管,所述介质辐射器包括一第一部分以及一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波导管的一中心轴之上,所述第二部分套设于所述第一部分之上。
藉由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公结构与母结构的相配合,可使得介质辐射器各部分的肉厚(材料厚度)在成形时大致相等,且介质辐射器的材料厚度不会过厚,因此可避免包风的形成,维持介质辐射器的性能表现。
附图说明
图1a显示公知的卫星天线装置的外观图;
图1b显示公知的卫星天线装置的分解图;
图1c显示公知的介质辐射器与波导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2a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卫星天线装置;
图2b显示第一实施例的介质辐射器与波导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3a以及3b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卫星天线装置;
图4a显示第二实施例的该第一部分以及该第二部分的细部结构;
图4b显示第二实施例的介质辐射器的完整结构;
图4c显示第二实施例的介质辐射器的剖面图;
图5a显示第二实施例的一变形例的介质辐射器;
图5b显示图5a中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6a显示第三实施例的介质辐射器;
图6b显示图6a中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7a显示第四实施例的介质辐射器;
图7b显示图7a中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8a显示第五实施例的介质辐射器;
图8b显示图8a中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9a显示第六实施例的介质辐射器;
图9b显示图9a中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10a显示第七实施例的介质辐射器的分解图;
图10b显示第七实施例的介质辐射器的侧视图;以及
图10c显示第七实施例的介质辐射器的前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卫星天线装置 134’~第一卡合结构
10~本体 135~空隙
20~波导管 136~第一卡合结构
30~介质辐射器 137~定位结构
31~介质辐射器本体 140~公结构
32~防水盖 141~第一环状结构
33~包风 142~第二环状结构
100、100’~卫星天线装置 150~母结构
101~中心轴 210、220、230、240、250、260~介质辐射器
102~中心平面 211~第一环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02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母线支撑架
- 下一篇:新型耐环境环保盾构机动力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