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面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60610.2 | 申请日: | 200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9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汤进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00 | 分类号: | A47L9/00;A47L1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王月玲;武玉琴 |
地址: | 21516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面 处理 系统 | ||
1.一种地面处理系统,包括地面处理装置和充电座;地面处理装置内设有可重复充电的供能单元,所述的地面处理装置上设有电极,充电座上对应设置充电电极,该充电电极用于与地面处理装置上的电极连接从而为所述的供能单元充电;充电座上设有第一信号发射装置,地面处理装置上对应设置有第一定向接收器,第一定向接收器接收第一信号发射装置所发出的信号,地面处理装置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的信号寻找充电座,并与其连接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信号发射装置为全向发射器,该全向发射器可全方位地发射用于覆盖地面处理装置当前工作区域的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向发射器包括红外发射管和透镜,该红外发射管位于透镜的内部,且设置在所述透镜的焦点上或者所述透镜镜面的交点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镜由四周呈包络性围设的透光材料元件形成,该透光材料元件的内壁至少部分地呈抛物面或双曲面或弧面或圆锥面形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面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光材料元件的外壁呈圆柱状或半圆柱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向发射器包括红外发射管和三棱镜,该红外发射管位于所述三棱镜的内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向发射器包括红外发射管,该红外发射管为多个,且呈周圈排布设置,所述的多个红外发射管所发出的发射光束的发射范围彼此连续或者部分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面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红外发射管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且呈封闭状或半封闭状周圈排布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面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座上设有固定件,该固定件带有安装所述的多个红外发射管的定位槽。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面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座上设有透光材料元件,该透光材料元件将所述的多个红外发射管围设在内。
10.如权利要求2或5或9任一项所述的地面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发射管的上方设有顶盖板,将所述的红外发射管完全封闭起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定向接收器设置在所述的地面处理装置的前端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地面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设置在所述的地面处理装置的前端部,其中心线与所述的第一定向接收器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垂直面上。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座包括立板和底面,立板固定在底面的一端,所述的第一信号发射装置设置在立板的顶部。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座包括立板和底面,该立板固定在底面的一端,立板的顶部设有悬臂,该悬臂与底面位于立板的同侧,所述的第一信号发射装置设置在悬臂的臂端顶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地面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板上设有第二信号发射装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地面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信号发射装置为定向发射器,该定向发射器方向性地发射信号。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地面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面处理装置还包括一个第二定向接收器,该定向接收器位于所述的地面处理装置的侧部。
18.如权利要求13或14任一项所述的地面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电极设置在立板上,其与底面位于立板的同一侧,所述的充电电极为上下排布的两个充电电极。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地面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电极横跨在立板上且与立板等宽。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地面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电极设置在立板中部,其中心线与充电座的对称轴位于同一垂直面上。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地面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电极的中心线与所述的第一信号发射装置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垂直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061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厚钢板表面麻点控制方法
- 下一篇:船用电机制动器内置手动释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