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熔断器用的保险丝筒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1174.0 | 申请日: | 2009-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536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上田贵信;安达贵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能源服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85/05 | 分类号: | H01H85/05;H01H85/143;H01H85/042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段迎春 |
地址: | 日本国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熔断 器用 保险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熔断器中使用的保险丝筒。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为保护配电用变压器而设置的、在瓷制主体绝缘子内收纳着保险丝筒的高压熔断器(例如,参见专利号200820116156.6)。此高压熔断器中设有上部电极和下部电极。保险丝筒将上部电极和下部电极连接。在保险丝筒的上端,设有固定有管状上部触头的绝缘筒。在绝缘筒中,贯穿安装着具有环状接触部的下部触头。在绝缘筒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显示筒。在下部触头和显示筒之间设有赋能部件。在绝缘筒内,在上部触头和下部触头之间通过赋能部件拉伸设置有保险丝。保险丝的保险丝元件和保险丝引线串联在一起。在保险丝引线的前端设有连接端子。在设置于下部触头上的紧固部上,夹紧固定有连结端子。
在进行高压熔断器中的配电线路的负荷断开操作或保险丝筒的装卸作业时,作业人员爬上电杆,以可安全且容易的操作方式使用操作棒。
在将此操作棒的卡合孔和保险丝筒的下方部位相卡合的时候,有可能出现操作棒的圆环部件与保险丝筒的保险丝引线相接触而损伤保险丝引线的问题。而且,此时保险丝引线前端的连接端子有可能脱落。在保险丝引线的连结端子脱落的时候,需要重新安装连接端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式针对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进行配电线路的开闭操作或保险丝筒的交换等装卸作业的时候,不会出现保险丝筒的保险丝引线损伤及保险丝引线的连结端子脱落的情况,可以既容易又可靠地进行装卸作业的高压熔断器用的保险丝筒。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压熔断器用的保险丝筒,其结构如下:在上端固定了管状上部触头的绝缘筒内,贯穿安装有具有环状接触部的下部触头,并在该绝缘筒的下端紧固着显示筒,在该下部触头与该显示筒之间有赋能部件,装填在上述绝缘筒内的保险丝通过上述付能部件拉伸设置在上部触头和下部触头之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部触头上形成有收容所述保险丝的保险丝引线的槽,该槽沿所述下部触头的中心轴的延出方向延出形成。
基于本实用新型,在进行配电线路的开闭操作或保险丝筒的交换等装卸作业的时候,不会出现保险丝筒的保险丝引线损伤及保险丝引线的连结端子脱落的情况,可以既容易又可靠地进行装卸作业的高压熔断器用的保险丝筒。
附图说明
图1是保险丝筒的正视图。
图2是下部触头的正视图。
图3是下部触头的A-A剖面图。
图4是下部触头的B-B剖面图。
图5是表示保险丝筒的下部和操作棒的嵌合筒部的立体图。
图6是操作棒的嵌合筒部的C-C剖面图。
图7是表示下部触头的卡合凸部和卡合筒部的卡合突起之间卡合的仰视图。
图8是表示下部触头的卡合凸部和卡合筒部的卡合突起之间卡合的仰视图。
图9是表示下部触头的卡合凸部和卡合筒部的卡合突起之间卡合的仰视图。
符号说明
40-保险丝筒,41-上部触头,42-绝缘筒,42a-小径部,42b-大径部,42c-限制部,44-保险丝,44a-端子部,45-保险丝元件,46-保险丝引线,47-下部触头,48-显示筒,49-弹簧,50-紧固螺钉,51-紧固部,51a-固定面,51b-端部,52-螺钉孔,53-凸缘部,54a,54b-卡合凸部,55-槽,56-固定夹具,60-操作棒,61-棒体,64-嵌合筒部件,65-嵌合筒部,67-卡合孔,68-排气孔,69-外筒部件,71-圆环部件,74-卡合突起,74a-限制部,A1,A2-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能源服务株式会社,未经日本能源服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11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