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连结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62565.4 | 申请日: | 2009-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0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吴城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城甫 |
主分类号: | H01R4/28 | 分类号: | H01R4/28;H01R11/1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坚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连结 | ||
技术领域
本创作系有关一种电源连结器,详而言之系为一种导线与导线间之连结接头,该电源连结器具有快速连接、连接稳固、导电率稳定等优点。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其系已有电线连结结构,已有电线连结结构系于欲做连结之两导线各设有一导电片11,该导电片11一端系各与导线电性连接,另一端系各设有一供螺件12穿设之穿孔,藉由两导电片11之穿孔对齐并透过螺件12做为锁设以达到两导线之电性连结,且为保持电线连结处之绝缘性,通常会在连结部位所裸露之金属透过绝缘胶带13进行包覆;
然而已有电线连结结构却存在有下列数种缺点:
1)、并无主动固定结构使两导电片做连结,必须间接穿设螺件做为固定,不仅增加施工困扰,且若无事先断电即进行电线连结易发生触电危险。
2)、导电片系以平面接触做为导电,其截面积相对导线为来得更小,依导线阻值R=δL/A(δ:电阻系数、L:长度、A:截面积、R:电阻)而言,于截面积缩小状况下其电阻值则相对提高,且于电流量不变状况下电子于阻值系数较高之通路移动易发生碰撞而产生热,因此具有耗电、发热快等缺点。
3)、两平整之导电片其接触面易受灰尘或自身平整度不足造成缝隙,进而影响其导电性,若欲克服则必须另加以锡焊,相对费时费功。
4)、完成连结后之导电片必须另以绝缘胶带做为绝缘处理,亦相对费时费功。
鉴于已有以电线连结结构所产生之缺点,本创作人即推出一种期以克服上述缺点之电源连结器,达到安全、连接方便、导电性佳及发热速度慢等优点。
技术内容
本创作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导线与导线间之电源连结器,该电源连结器具有连接快速、方便、稳固、导电率稳定及不易生热等优点。
为达到前述创作目的,本创作电源连结器包括一第一连结部及一第二连结部,其中;
该第一连结部系包括一第一导电件及一环设于第一导电件外围之第一外环座,该第一导电件系有一供电线连接之第一电连端,该第一导电件相对第一电连端系有一插入段,该第一外环座系有一结合段,该结合段内径系有一内螺纹面,且结合段及插入端之间系有一结合空间;
该第二连结部系包括一第二导电件及一环设于第二导电件外围之第二外环座,该第二外环座系有一供螺设于结合空间之设置段,且该设置段外径系为一与内螺纹面对应螺设之外螺纹面;
该第二导电件系有一供电线连接之第二电连端,该第二导电件相对第二电连端系凹设有一供插入段迫入之插槽。
所述之电源连结器,其插入段系为一向外渐缩之圆杆体,该插槽系为一与插入段呈现对应之向内渐缩之圆槽。
所述之电源连结器,其结合段外径系为一多角型态样。
所述之电源连结器,其第一导电件外径系环绕形成有一供第一外环座包覆之凸肋。
所述之电源连结器,其述第二导电件外径系环绕形成有复数供第二外环座包覆之凸纹。
所述之电源连结器,其第一连结部之第一电连端系为一凹槽态样,且该第一电连端内径系环设有复数个供电线插入后,得以呈现弹性弯折以达到反向限位之弹齿,另该第一连结部于第一电连端系活动设置有一供释放导线之释放环,该释放环系有一供电线穿通释放环,而得以插入第一电连端之穿孔,该释放环系有一位于第一电连端槽口外,以供释放环受按压后得以向第一电连端呈现塞入之第一环部,另该释放环于第一电连端内系有一抵靠于弹齿,并藉由释放环向第一电连端内部迫入后弯折弹齿以解除电线反向限位之第二环部。
本创作的优点在于系透过公、母插设方式使两导电件相互塞合并透过螺合迫动加强其连接紧密度,即便其插接部位有些微磨损,亦可透过其紧密连结效应保持其导电效益,另透过公、母插设方式使其连接部位之截面积仍可相等亦或大于电线截面积,能有效降低电线连接部位所产生之电阻值,进而获得电力耗损低、发热效应慢等优点,最后透过两外环座相互锁接方式更可提升组装便利性,且其外环座系为绝缘材质包覆于导电件外围更可达到绝缘效应。
附图说明
图1系已有连结器之示意图。
图2系本创作电源连结器之分解状态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系本创作电源连结器之连结状态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4系本创作电源连结器之连结状态剖视示意图。
图5系本创作电源连结器之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6及图7系本创作电源连结器之第二实施例操作示意图。
附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城甫,未经吴城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25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压电器接线端子压线多边形螺母
- 下一篇:一种双跟踪卫星天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