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切削脆性金属材料的集屑车刀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2656.8 | 申请日: | 200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0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顾星;胡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星;胡国强 |
主分类号: | B23B27/00 | 分类号: | B23B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削 脆性 金属材料 车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床车刀,特别涉及一种切削脆性金属材料的集屑车刀,它使碎屑从刀体前刀面上的斜孔集中排出,尤其能使操作者安全,机床四周环境干净。
背景技术
目前,车工在车削脆性金属材料外径时,400~600℃的碎屑会无规则地四处飞溅,操作者虽披戴各种规定的防护用具,还是经常会被切屑灼伤皮肤。当一天工作后,鼻孔、脸面及颈部布满了切屑微粒,尤其在打扫和清理机床时,充塞在其各个角落的碎屑很难清扫干净。因此,除了给车间环境卫生带来污染,更使工人的身体健康及设备的规范维护带来了不利因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切削脆性金属材料的集屑车刀,它在切削中可将细碎颗粒切屑通过刀体前刀面上的斜孔集中排出,并流入刀体孔下方的容器水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切削脆性金属材料的集屑车刀,刀体主后面为台阶形面,刀垫通过螺钉安装在刀体的台阶形面上,刀片与同一齿距、齿形的刀垫啮合,螺钉配合弹性孔盖板将刀片压紧在刀垫上,在刀体的前刀面上设有斜通孔。
所述斜通孔与前刀面上沿尾座方向呈12°且沿刀架方向呈8°。
所述台阶形面主后角呈5°,所述刀垫带有6°齿面和8°斜角,所述刀片前角15°、副偏角6°、副后角12°。
如上述方案实施车刀主要切削参数:主偏角90°、副偏角6°、前角10°、刃倾角8°、主后角5°、副后角4°则形成。
切削中,切屑会沿主切削刃蹿入刀体的斜孔,并将400~600℃切屑,排入孔下方一盛有清水的容器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切削脆性金属材料时,杜绝了400~600℃切屑无规则地向外飞溅,达到操作者安全,环境干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装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中的B-B剖面图;
图4为图2中的E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图1的俯视图;
图6为图5的G-G剖面图;
图7为图1中F部分的放大图;
其中:1、刀体,2、刀片,3、弹性孔盖板,4、弹性孔盖板螺钉,5、刀垫,6、刀垫螺钉,7、斜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中,刀体(1)前刀面上制成的斜通孔,斜通孔与前刀面上沿尾座方向呈12°且沿刀架方向呈8°。刀垫螺钉(6)将刀垫(5)安装在刀体(1)呈5°主后角的台阶上;再将磨有15°前角、6°副偏角及12°副后角的刀片(2),与其齿距、齿形相同并呈8°的刀垫(5)啮合;最后用弹性孔盖板螺钉(4),将弹性孔盖板(3)安装在刀体(1)的前刀面上;在弹性孔盖板螺钉(4)的不断旋紧下,倾斜8°弹性孔盖板(3)孔外径弧面压向刀片(2)的前刀面,由于孔径受压变形而将刀片(2)压紧在刀垫(5)上。
在图1的实施例中,刀片材料:YG6;加工材料:HT20-40;使用机床:C6140C;切削用量:切削速度vc=50~70m/min,进给量f=0.35mm/r,切削深度ap=3~4mm。切屑经刀体(1)的斜孔,排泄在刀体孔下方盛水的容器中〔容器可为方形或圆形不漏水的塑料及金属件即可〕。切削中,操作者可不再披戴防护用具,一天工作完毕,机床导轨面除浮有较薄的灰尘,其它四周干净不见有切屑。刀体(1)前刀面上制成的斜通孔,斜通孔与前刀面上沿尾座方向呈12°且沿刀架方向呈8°。其主后面作成5°台阶面;当刀垫(5)及刀片(2)装上后,其主后角5°及刃倾角8°则自然生成,使排屑顺利并减少对刀片(2)的刃磨量。刀片(2)和刀垫(5)两者均在相同齿形、齿距的6°斜面下啮合,切削中,刀片(2)不会产生径、轴向的位移。当刀刃急剧磨损后,可卸下刀片(2)重磨其副后面,由于刀片(2)可不断向前延伸,因此,其使用寿命长。弹性孔盖板(3),其一侧作有并倾斜8°孔,在弹性孔盖板螺钉(4)旋紧下,其孔外径弧面与刀片(2)前刀面接触部份,预留有0.7~1mm的压紧量,因此,能将刀片(2)紧固在刀垫(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星;胡国强,未经顾星;胡国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26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