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电子仿真蜡烛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2971.0 | 申请日: | 2009-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5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永贸工艺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23/00;F21V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37 | 代理人: | 林建军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电子 仿真 蜡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仿真蜡烛,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电子发光组件模拟蜡烛火焰的仿真蜡烛。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蜡烛作为照明的功能越来越小。现在蜡烛的主要作用是用于装饰,对房间起到点缀作用。但作为装饰性的蜡烛,在燃烧时会产生烟雾,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由于蜡烛的燃烧容易发生火灾,存在安全隐患。为了既要利用蜡烛作为装饰品,又要提高安全性和环保性,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利用LED发光二极管来模拟蜡烛燃烧效果的改进的电子仿真蜡烛,该种蜡烛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不会存在安全隐患。例如,中国专利号为200620175933.5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日为2008年1月2日,授权公告号为CN201000054Y,公开了一种装饰用的电子蜡烛,包含具有装饰外表的蜡烛本体,设有顶面及底面,蜡烛本体还具有开口;具有装饰外表的火焰本体,竖立于蜡烛本体的上方,光线可以穿透该火焰本体;发光体,是藏设于火焰本体中,所发出的光线可从火焰本体内部向外透出;发光控制电路,装设于蜡烛本体中,控制发光体的熄灭或点亮,发光控制电路包含麦克风,并设于蜡烛本体的开口,借通过该开口的气流控制该麦克风动作而控制发光体的熄灭或点亮。该方案的发光体安装在蜡烛本体的顶部,因此,发光体在模拟蜡烛燃烧时,难以逼真,模拟效果较差。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发光组件一般是粘结在凹槽中,但蜡质材料的粘性较差,这种粘结效果不好,发光组件容易脱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的一种模拟蜡烛更加逼真、且发光组件安装牢固的电子仿真蜡烛。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进的电子仿真蜡烛,包括蜡质制成的主体和安装在所述主体内的电子烛光模拟装置,所述主体的上部成形有凹槽,所述主体的下部成形有容纳腔,所述凹槽和所述容纳腔之间形成有隔板,所述隔板上成形有通孔,所述电子烛光模拟装置安装在所述容纳腔中,其包括电源、控制电路和由所述控制电路控制的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穿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凹槽内,所述控制电路设置在长条形PCB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竖向安装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发光组件安装在所述电路板的顶部。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进的电子仿真蜡烛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
所述容纳腔的底部设置有电源盒,所述电源安装在所述电源盒内,所述电源盒的顶部设置有卡槽,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卡槽中。
所述凹槽的深度与所述主体的高度之比为0.1-0.4。
所述主体的高度、所述主体顶部的直径与所述凹槽的深度和顶部的直径的关系如下:
主体高度 主体顶部的直径 凹槽的深度 凹槽顶部的直径
50mm-80mm 30mm-100mm 10mm-50mm 10mm-70mm
80mm-100mm 30mm-100mm 10mm-70mm 10mm-90mm
100mm-150mm 30mm-120mm 10mm-120mm 10mm-110mm
150mm-200mm 30mm-150mm 10mm-170mm 10mm-180mm
200mm-500mm 30mm-300mm 10mm-450mm 10mm一280mm
所述主体的下部成形有容纳腔,所述凹槽和所述容纳腔之间形成有隔板,所述隔板上成形有通孔。
所述凹槽的深度与所述容纳腔的深度之比为5∶8至5∶10。
所述凹槽为圆锅底形。
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塑料内衬。
所述内衬的顶部成形有与所述通孔相适用的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永贸工艺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永贸工艺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29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