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静脉注射药物配伍禁忌检索仪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3501.6 | 申请日: | 200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9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东;胡万宁;张瑞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卫东;胡万宁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F3/045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063001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静脉注射 药物 配伍 禁忌 检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医学用的检索装置,具体地说是用以确定两种及两种以上静脉注射药物配伍情况的电子静脉注射药物配伍禁忌检索仪。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医学用的静脉注射药物配伍禁忌查询表,均为文字图表纸质形式。因需要查询的药物有几百种,因此表格数据庞大,肉眼检索不但耗时,而且容易错行,不便于应用时现场查询。中国专利CN86200245U公开了一种“静脉滴注药物配伍禁忌显示装置”它采用多种半导体电路来达到校验药物实现配伍,其电路结构复杂,操作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现代微电脑技术平台,将现行静脉注射药物配伍禁忌表、药理学药物配伍禁忌资料及药物临床资料输入微电脑,用带触摸屏的LCD显示屏显示配伍信息,操作便捷、配伍信息准确的电子静脉注射药物配伍禁忌检索仪。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静脉注射药物配伍禁忌检索仪,包括作为嵌入式构架核心处理器的S3C2410芯片和LCD显示屏,该嵌入式构架核心处理器的S3C2410芯片分别与时钟、触摸屏、LCD显示屏、JTAG接口、SDRAM、FLASH存储器连接;所述的触摸屏包含两层透明的阻性导体层,该两层透明的阻性导体层之间有隔离层,每一阻性导体层上设置有电极,所述的电极与触摸屏输入控制器ADS7843连接;所述检索仪上设置有JTAG接口、USB接口和电源开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嵌入式系统构架,用微电脑控制,通过检索输入或文字输入药物名称,显示相应药物的配伍禁忌情况及相关资料,准确率高,用户操作方便,非常适合临床医护人员随时查询使用。而且本装置的结构简单,其外形如手机大小3~5英寸,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S3C2410芯片的内部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触摸屏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触摸屏输入控制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施例是一种电子静脉注射药物配伍禁忌检索仪,由LCD显示屏和作为嵌入式处理器的S3C2410芯片等组成。
见图2,本实用新型使用Samsung公司的S3C2410芯片作为嵌入式构架的核心处理器,其内部连接结构是:嵌入式构架核心处理器的S3C2410芯片分别与时钟、触摸屏、LCD显示屏、JTAG接口、SDRAM存储器、FLASH存储器、电源连接。
见图3,嵌入式处理器S3C2410芯片是三星公司设计的32位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嵌入式处理器。该芯片基于ARM920T内核,集成了众多的常用资源,如LCD控制器、SDRAM控制器、1个触摸屏接口、2个SPI接口等,内核最高工作频率可达266MHz。适用于信息家电、移动终端等设备。
本实施例采用的嵌入式系统的构架,分成四个部分: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I/O)和软件部分。
见图1,检索仪上设置有JTAG接口3,USB接口4和电源开关1。通过JTAG接口3与嵌入式处理器S3C2410芯片JTAG接口连接,通过USB接口4与电脑连接。
见图3,触摸屏2的规格为3~5英寸,由两层透明的阻性导体层、隔离层、电极组成。两层透明的阻性导体层上、下布置,上、下阻性导体层5、6之间有隔离层7,其中,位于上方的阻性导体层5上设置有电极X+、X-,位于下方的阻性导体层6上设置有电极Y+、Y-。
两层透明的阻性导体层5、6选用阻性材料,如铟锡氧化物(ITO)涂在衬底上构成,其中上层衬底用塑料,下层衬底用玻璃。隔离层7为粘性绝缘液体材料,如聚脂薄膜。电极选用导电性能极好的铜材料。触摸屏2与LCD显示屏固接在一起。触摸屏2用触摸屏输入控制器ADS7843控制,与电脑用USB接口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卫东;胡万宁,未经刘卫东;胡万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35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