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蛋白废水处理与回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3738.4 | 申请日: | 2009-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5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良;张立勇;宋智慧;刘京红;刘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7K1/30;C07K1/14;C02F1/24;C02F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蛋白 废水处理 回收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淀粉时产生的废水处理与蛋白回收装置。
二、背景技术
淀粉工业是以玉米、马铃薯、小麦、大米等农产品为原料生产淀粉或淀粉深加工产品如淀粉糖、葡萄糖、淀粉衍生物等的工业。
在淀粉生产工业中,以玉米为原料生产淀粉,如以重量计算,则大致有60%的玉米成为商品淀粉,30%的玉米成为副产品,其余的部分则成为生产废水而排出厂外。因此,玉米淀粉废水中含有大量蛋白类物质,而蛋白粉仅仅是淀粉生产过程的一种副产品,企业对蛋白的回收不重视,回收率不高,不仅会造成所排废水中有机氮含量高,治理难度大,而且会造成一部分蛋白质的白白浪费。
目前,国内外已采用多种方法处理高浓度玉米淀粉废水。我国部分淀粉企业的废水处理工艺未设预处理及蛋白回收环节,造成所排废水中有机氮含量高,后续二级处理的进水浓度大,处理的负荷加大,无法保证出水的达标及稳定排放。有些企业虽在二级处理前增加了预处理设施,但只能以沉淀的方式简单的降低废水浓度,或者以加絮凝剂的方式简单的回收废水中的蛋白。极少数企业虽增加了气浮和混凝沉淀设备,但气浮和混凝沉淀设备分开设置,不但设备投资大,且增加了管理费用和占地面积。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避免大量占用土地的前提下,实现混凝沉淀过程与气浮过程相结合,且具有减少设备数量、降低设备投资及管理成本,有效的降低后续二级处理的进水浓度,同时高效回收废水中蛋白质的蛋白废水处理与回收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蛋白废水处理与回收装置,它包括加药搅拌装置和蛋白回收装置;加药搅拌装置的进水口连接含蛋白的污水;蛋白回收装置分为气浮区、混凝沉淀区和蛋白回收区;蛋白回收装置上端为气浮区、中部为混凝沉淀区,下端为蛋白回收区;气浮区底部有环状曝气装置,气浮区上部边缘有蛋白收集槽;混凝沉淀区内设中心沉淀区、环状沉淀区和外环出水区,环状沉淀区与中心沉淀区和蛋白回收区、环状沉淀区与外环出水区分别由隔板隔开,隔板由隔板支架固定在外环出水区的壁上;中心沉淀区有一开有多个出水孔的环状进水管,环状进水管的进水口连接加药搅拌装置的出水口;外环出水区在环状进水管上端的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出水管,出水管上有阀门;蛋白回收区为锥形斗,其锥底开有蛋白回收口,其上端还有与环状沉淀区和外环出水区的连接口。
上述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气浮区上部边缘内边设有锯齿状堰板,以均匀分配单宽流量。
上述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加药搅拌装置为一套内设叶轮与阻水板的多段变径管道,其进水口处为细管道,以后为粗管道、细管道间隔配置;其进水口处的管道上开有加药口,第一级的粗管道内有叶轮搅拌器,后面的各级粗管道内前端有阻水板。
上述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加药搅拌装置内所投加的药为混凝剂,其投加在进入该装置中的污水中。
本实用新型在加药搅拌装置中,通过加药口加入混凝剂,混凝剂与废水通过叶轮搅拌后进入多段变径管道,通过改变管道直径来改变水流速度,从而对混凝剂与废水进行进一步混匀,变径管中的阻水板可以达到改变水流方向的作用,从而增强混凝效果。混凝后的出水为均匀混合了混凝剂的废水,形成絮状沉淀物,从环状进水管出来后进入蛋白回收装置。絮状沉淀在中心沉淀区不断下沉至蛋白回收区,未被混凝沉淀的废水由于压力作用缓慢上升至气浮区,与微小气泡充分接触,一部分蛋白及有机物附着于气泡表面,由于比重小于水而上浮至水面,最终缓缓流入蛋白收集槽。另一部分由于水力搅动被带到气浮区的蛋白沉淀会从外环沉淀区下沉,进入蛋白回收区。环状沉淀区与外环出水区的隔板可以有效的避免沉淀物在下降的过程中被直接带出设备,外环出水区的出水管可以避免水流速对蛋白回收区带来的水力搅动。中心沉淀区和环状沉淀区沉淀的蛋白进入蛋白回收区,回收后的蛋白经过锥形斗底部的管道定期排出并进行回收。本实用新型将淀粉废水预处理过程中的混凝沉淀过程及气浮过程集中在一起完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减少了设备数量、降低设备投资及管理成本。经实际运行,其蛋白回收率可达到70%~80%,出水COD降低50%~70%。其蛋白回收率高,有效的降低了后续二级处理的进水浓度,污水一次排放达到排放水的要求,其体积小,占地面积小,运行管理费用低。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多段变径管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蛋白回收装置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农业大学,未经河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37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器的驱动电路及扫描方法
- 下一篇:像素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