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疗用呼吸面罩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3833.4 | 申请日: | 200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168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王英田;宁康;白雪丽;王西艳;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荫芳 |
地址: | 250014***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呼吸 面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急救时使用的呼吸器。
背景技术:
医疗急救中,对于一些出现呼吸困难或者呼吸暂停的情况危急者,常需要进行辅助通气。而人工呼吸口对口换气,操作影响因素多,通气效果难以控制,并且人工呼吸存在医患之间病原传染的隐患。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容易消毒的医疗用呼吸面罩来辅助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容易消毒的医疗用呼吸面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疗用呼吸面罩,包括面罩,其中,所述面罩上设置有进气管和可与进气管插合连接的衔接管。
所述面罩的两侧进一步设置有系带柱,所述系带柱与所述面罩在制造时一体成型。
所述衔接管上进一步设置有吹气管和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内部设置有螺纹,所述吹气管与所述旋转件之间螺纹连接。
所述衔接管与所述旋转件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吹气管、所述旋转件、所述衔接管为中空结构。
所述面罩为透明的PP材料,PE材料,或PVC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突出优点是: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容易消毒,更易于辅助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具体如下:
1、本实用新型整体为透明结构,在抢救患者时,可以透过面罩观察患者嘴唇与脸部的颜色,观察患者的有无自主呼吸情况。
2、本实用新型每个部分接口的两端间可以迅速无误、方便地拆卸和组装,也便于急救过后的消毒,使消毒更彻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衔接管部分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面罩部分的结构图。
附图标识:
1、吹气管 2、旋转件 3、衔接管
4、进气管 5、面罩 6、系带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衔接管部分的结构图和面罩部分的结构图。其中,包括面罩5,面罩5上设置有进气管4和可与进气管4插合连接的衔接管3;面罩5的两侧进一步设置有系带柱6,系带柱6与面罩5在制造时一体成型;衔接管3上进一步设置有吹气管4和旋转件2,旋转件2内部设置有螺纹,吹气管1与旋转件2之间螺纹连接;衔接管3与旋转件2之间螺纹连接,吹气管1、旋转件2、衔接管3为中空结构;面罩的材料为透明的PP材料,PE材料,或PVC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先要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检查病人呼吸道是否畅通。使用时,患者采取卧位,抢救者位于患者头部上方,将患者头部后仰,托起患者下颌,以使患者呼吸道保持畅通。然后将吹气管1与旋转件2旋紧,将旋转件与衔接管3旋紧。接着衔接管3插入面罩5上的进气管4内,然后将面罩5紧扣住患者的口鼻,医护人员对着吹气管1吹气。中空的吹气管1,旋转件2,衔接管3,进气管4,面罩5之间形成气体通道,使气体顺利进入患者肺内。患者出现自主呼吸后,医护人员的吹气频率要和患者的呼吸频率一致,频率为成人12-15次/分钟,儿童14-20次/分钟。做人工呼吸时,要注视患者的胸部,检查患者胸部的起伏,并要透过透明的面罩检查患者面部和嘴唇的颜色,是否出现紫绀症状,面罩内是否形成雾气状。若患者情况不见好转,应及时建立人工气道,将吹起管1连接到氧气瓶或呼吸机。本实用新型使用后,可将各个部分拆卸,便于消毒,以备下次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未经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38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