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储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63939.4 | 申请日: | 200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4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纪永琪;纪永昌;纪永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能机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3/02 | 分类号: | B65D8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管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连动机构的储管机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及图2,现有储管机构具有一储料框体910及一送料机构932,该储料框体10可作一预定范围的转动,来达到与该送料机构932的组合与分离。
如图1及图2所示,将该储料框体910转动至一第一预定位置P11,可使该储料框体910与该送料机构932分离,进而将数个预定管件70装设至该储料框体910内,在装设该预定管件70后,再将该储料框体910转动至一第二预定位置P12,使该储料框体910与该送料机构932组合,并借由该送料机构932来达到该预定管件70的输送。
但该储料框体910与该送料机构932于分离后再进行组合,容易在组装上产生偏差,且在反复进行分离、组合后,其组合的准确性也相对降低,进而影响该预定管件70的输送,例如:该预定管件70卡在该储料框体910与该送料机构932间,无法进行该预定管件70的输送。
当然,该预定管件70的输送产生问题时,机构的检查、维修,不但耗费时间与人力,生产效率也随的降低。
另外,在反复的拆装下,机构的磨损率也相对提高,使用寿命自然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在组装上容易产生偏差,进而影响输送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储管机构,其兼具稳定性高、生产效率高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及功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储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框体,具有一预定储管空间、一侧板、一导引斜板、一第一转动轴及一第二转动轴;该预定储管空间用以储放一预定管件,该预定管件借由本身的重力而可沿该导引斜板移动;一连动机构,具有一第一杆部、一第二杆部、一连动部、一回复部、一第一限位部及一第二限位部;该第一杆部具有一第一连接部,用以连接该第一转动轴,该第二杆部具有一第二连接部,用以连接该第二转动轴,该第一杆部及该第二杆部利用该连动部而达到连结,进而形成一连动关系;该第一限位部及该第二限位部用以限制该连动机构的动作范围,而该回复部供产生一拉力,使该连动机构自动回复至该第一限位部的位置;一卡合部,固定于该第一转动轴上;一送料部,固定于该第二转动轴上,该送料部具有一置放凹部,用以承接该预定管件;借此,该连动机构于该第一限位部的位置时,该送料部的置放凹部朝上,且该卡合部位于一卡合位置,使该预定管件落在该置放凹部上;当该连动机构由该第一限位部移动至该第二限位部时,带动该第一转动轴及该第二转动轴的转动,进而连动该卡合部及该送料部进行一预定角度的转动,使该卡合部转动至一非卡合位置,而该置放凹部则由上往下转动,使该置放凹部上的预定管件落入一预定的装置中。
前述的储管机构,其中框体的侧板为一透明板,且该侧板与该框体间,又设有一枢转部,使该侧板具可掀开的功能。
前述的储管机构,其中框体由一第一框部、一第二框部及一隔板构成,该第一框部与该第二框部可分离、组装,该隔板设于该第一框部上,并于组装后取下;该第一框部包括该预定储管空间、该测板及该导引斜板,而该第二框部包括该第一转动轴及该第二转动轴。
前述的储管机构,其中侧板为一透明板,且该侧板与该第一框部间,又设有一枢转部,使该侧板具可掀开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兼具稳定性高、生产效率高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及功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的储管机构于分离时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储管机构于组合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储管机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储管机构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的连动机构的动作一的示意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一的示意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的连动机构的动作二的示意图
图6B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二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框体 11预定储管空间
12侧板 13导引斜板
14第一转动轴 15第二转动轴
70预定管件 20连动机构
21第一杆部 22第二杆部
23连动部 24回复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能机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能机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39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胞培养箱自动补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