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上救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4029.8 | 申请日: | 2009-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4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国良 |
主分类号: | B63C9/00 | 分类号: | B63C9/00;B63C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7305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上 救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援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水上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外,救生装置品种多样,结构各异,例如,用于水上救援的有救生衣、救生艇、救生筏子等,而水上发生事故往往是风大、雨大、浪大,或离岸太远,或天太冷水太凉,上述救援设备无法救援。
另外,在专利申请号为“01203471”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水上救生器,该水上救生器包括浮体,以及设在浮体上的电动推进器和电源等组成;在专利申请号为“96204305”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就生器,该就生器由盛放气体的容器、控制阀、伸缩性塑料容器、固定带组成。
上述救援装置的承载力小,不适用于挽救船只、物品、多人之用;而且,在河水救援和渡运等场合,短时间内无法获取上述救援装置,可见,上述救援装置的使用不方便,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水上救援装置,以实现就地取材、方便快捷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上救援装置,包括绳索,固定设在河岸、用于拴系所述绳索的连接桩,以及与所述绳索连接的浮动救援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浮动救援设备包括并行设置的多根木桩,在所述多根木桩中,在相邻木桩之间留有5-7cm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浮动救援设备还包括:靠近所述多根木桩的大头端、垂直设在多根木桩上的操纵杆。
进一步地,所述浮动救援设备还包括:靠近所述多根木桩的小头端、用于固定连接多根木桩的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绳索包括粗绳和细绳;所述粗绳的一端拴系在所述连接桩上,另一端拴系在所述细绳的两端之间;所述细绳的一端拴系在所述多根木桩的大头端,另一端拴系在所述操纵杆靠近连接桩的一端。
进一步地,在所述浮动救援设备上设有石块。
进一步地,所述浮动救援设备与河流方向形成20-45°的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水上救援装置适用于河流救援和渡运,将粗绳与细绳固定连接在操纵杆靠近连接桩的一侧时,使该水上救援装置与河流方向形成20-45°的夹角,向远离连接桩的河流对岸行去,当方向偏离时,可以拉动细绳来调整浮动救援设备的方向;当将粗绳与细绳固定在操纵杆远离连接桩的一侧时,浮动救援设备可向连接桩所在的河流本岸回来,回程时细绳不工作。
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水上救援装置,由于包括绳索,固定设在河岸、用于拴系所述绳索的连接桩,以及与所述绳索连接的浮动救援设备,可以用于河流救援、及渡运等,将绳索拴系在河流本岸,可以通过操纵杆控制浮动救援设备的来去,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使用不方便和成本高的缺陷,以实现就地取材、方便快捷、且成本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水上救援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1-第一段细绳;2-操纵杆;3-欲救物;4-浮动救援设备;5-河流;6-连接桩;7-粗绳;8-细绳与粗绳的固定点;9-第二段细绳;10-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上救援装置。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绳索,固定设在河岸、用于拴系该绳索的连接桩6,以及与该绳索连接的浮动救援设备4。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浮动救援设备4包括:并行靠紧设置的多根木桩,在多根木桩中,在相邻木桩之间留有5-7cm的间隙,以增加稳定性;靠近该多根木桩的大头端、垂直设在多根木桩上的操纵杆2,以及靠近多根木桩的小头端、用于固定连接多根木桩的连接件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国良,未经赵国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40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飞飘飞行器
- 下一篇:汽车防碰撞与缓冲安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