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农用液压自卸厢式车的厢门打开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4528.7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4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秦朝民;陈学庚;郑炫;周敦兴;贾首星;温浩军;汤智辉;王士国;周艳;潘佛雏;孟祥金;王贤斐;沈从举;许登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垦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P1/26 | 分类号: | B60P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2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用 液压 卸厢式车 打开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厢门打开机构,具体就是拉运农产品的液压自卸厢式车的厢门打开机构,属于农用车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行农用液压自卸厢式车厢门的打开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人工打开,由人手将厢门锁紧把手从把手固定座中移出,人手拉动厢门将其打开,人工通过锁定装置将厢门固定在敞开处,这样厢体向上倾翻才能将物料从厢体中卸下,物料卸下后,还需要人工解除厢门的锁定状态,才能将厢门关闭;一种是利用带有液压油缸的机构将厢门打开,先由人工将厢门固定板由关闭位置搬至开启位置,然后启动油缸,油缸推举厢门将其打开,物料卸出之后,油缸回位,厢门随之关闭。以上两种厢门打开方式都较繁琐,第一种打开方式纯粹由人工来完成,第二种方式虽然减少了人工程序,厢门打开过程主要靠液压油缸完成,但是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行农用液压自卸厢式车厢门打开时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厢门打开机构,该厢门打开机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操纵方便,厢门打开和关闭不需要人工辅助。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农用液压自卸厢式车的厢门打开机构,包括下固定座、前滑轮组合、后滑轮组合、拉绳,其特征是:下固定座与车架连接,前滑轮组合与后滑轮组合固定在厢体上方,拉绳一端与下固定座连接,另一端经过上述前、后滑轮组合中的滑轮上方的沟槽与厢体的厢门连接。
上述的前滑轮组合包括连接板、前滑轮座和滑轮,滑轮安装在前滑轮座内,前滑轮座与连接板连接。
上述的后滑轮组合包括连接座、后滑轮座、滑轮、防脱板和加强板,后滑轮座与连接座连接,后滑轮座与连接座由加强板再进行加固,滑轮安装在后滑轮座内,防脱板安装在后滑轮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厢体在升举倾翻的同时,通过自行改变两个滑轮两端拉绳的长度从而将厢门打开卸下物料,可以提高卸料速度,节省时间,不需要人工辅助。和带有液压油缸的厢门打开机构比较,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用油缸这样贵重的外购件,减少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左侧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厢门最大打开位置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前滑轮座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前滑轮座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后滑轮座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后滑轮座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防脱板的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防脱板的左视图。
图中标号:1.下固定座,2.拉绳,3.厢门,4.连接座,5.加强板,6.后滑轮座,7.滑轮,8.防脱板,9.连接板,10.前滑轮座,11.车架,12.厢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含左、右两部分,并分别布置在厢体左、右两侧,这样可以使厢门在打开过程中保持平稳。图1是本实用新型左侧结构图,右侧结构与左侧结构相同,图中没有示出。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含下固定座1、前滑轮组合、后滑轮组合、拉绳2,下固定座1通过螺栓与车架连接,前滑轮组合与后滑轮组合由螺栓固定在厢体12上方,拉绳2一端用绳卡与下固定座1连接,另一端经过上述前、后滑轮组合中的滑轮7上方的沟槽用绳卡与厢体12的厢门3连接。
前滑轮组合包含连接板9、前滑轮座10和滑轮7,滑轮7用螺栓安装在前滑轮座10内,前滑轮座10与连接板9焊接。
后滑轮组合包含连接座4、后滑轮座6、滑轮7、防脱板8和加强板5,后滑轮座6与连接座4焊接,加强板5与后滑轮座6和连接座4焊接在一起,达到加强的效果,滑轮7和防脱板8由螺栓安装在后滑轮座6上,防脱板8防止拉绳2脱落。
如图2所示,农用车开始卸料时,人工将厢门锁紧把手从把手固定座中移出,油缸升举厢体12,厢体12倾翻,前滑轮一侧的拉绳增长,后滑轮一侧的拉绳变短,在此过程中,拉绳2拉动厢门3将其打开,油缸达到最大行程时,厢门3也打开到最大位置,物料即行卸出。物料卸完后,油缸回位,后滑轮一侧的拉绳开始变长,厢门3靠自重即可自行关闭。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比较,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的前滑轮组合与后滑轮组合焊接在厢体12上。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比较,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拉绳2的两端通过扎结绳辫的方式与下固定座1和厢门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垦科学院,未经新疆农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45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