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可调力臂及活动泵座的省力的人力压力泵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4903.8 | 申请日: | 200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2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肖瑞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瑞泉 |
主分类号: | F04B9/14 | 分类号: | F04B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力臂 活动 省力 人力 压力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力泵,特别是一种有可调力臂及活动泵座的省力的人力压力泵。
二、背景技术
目前,人力压力泵广泛应用于供液压力系统及供气压力系统中,但是在供液压力系统中的人力压力泵,使用的是固定长度的力臂和固定的底座,操作起来活塞的有效行程短、而力臂的阻力却很大,既费力流量又小工作效率很低;另外此类泵盖无任何防止或排泄活塞漏水的功能,在操作时液体会经常从泵盖上的活塞杆活动孔中射出,不但溅湿了其他物品,也影响了操作员的工作。至于应用于供气压力系统中的人力压力泵,虽然采用了活动泵脚的技术,活塞行程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但是,由于使用的是固定力臂或甚至没有使用力臂而直接用双手或单脚加压,操作起来依然是很费力、流量依然很少;再者此类气泵使用的是普通压力软管作为气体排出管,如安装在储供气压力罐上使用就会经常产生折损破裂。
三、发明内容
(一)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人力压力泵操作费力和流量小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可调力臂及活动泵座的省力的人力压力泵。此种人力压力泵既能减轻人体工作强度,又能提高液体或气体的流量。
(二)本实用新型解决其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有可调力臂及活动泵座的省力的人力压力泵,包括手压杆、泵壳、液或气进入口止回阀、液或气排出口止回阀;其特征是:泵壳与立杆分别安装在底架上,泵壳的上部安装有储排活塞漏液可调方向泵盖,活塞安装在泵壳内,连接活塞的活塞杆从储排活塞漏液可调方向泵盖的中间孔穿出,活塞杆的杆头上安装有活塞杆U型叉,立杆的杆头也安装有立杆U型叉;手压杆的阻力臂处安装有力臂长度调节板,力臂长度调节板上在接近手压杆杆头的板头处设置有一圆孔、而在与把手方向的板上则按一定的距离设置有多个力臂长度调节孔;活动销钉穿过立杆U型叉的中间圆孔及力臂长度调节板上的板头圆孔、调节销钉则穿过活塞杆U型叉的中间圆孔及力臂长度调节板上的任意一只力臂长度调节孔,将手压杆与立杆及活塞杆活动性地连接在一起;泵壳的底部设置有活动泵座,活动泵座三通的中间管口与泵壳液或气进出口连接,活动泵座三通的横向一端管口与泵座轴连接、另一端管口与泵座管轴连接;泵座轴及泵座管轴分别安装上轴承,轴承则安装在轴承座内,轴承座安装在底架上;密封件座套内、密封件被密封件固定螺母固定在泵座管轴上,密封件座套被法兰固定密封螺栓固定在管道法兰上;泵座管轴与密封件座套变径口之间有1mm左右的活动空间供泵座管轴转动;管道法兰连接有管道,管道上分别安装有已连接有液或气输入管的液或气进入口止回阀和已连接有液或气排出管的液或气排出口止回阀。在液或气排出口止回阀与压力罐之间,能用硬性管道密封连通。所述 的储排活塞漏液可调方向泵盖上安装有活塞漏液排泄管。
在人力压力泵工作初始阶段或在活塞没有受到液体或气体的强大阻力时,通过移动力臂长度调节板上的调节销钉,将活塞杆U型叉移动到最接近手压杆尾部的一个力臂长度调节孔上安装,此时阻力臂延至最长,动力臂缩至最短;反之,当活塞受到液体或气体的强大阻力时,则通过调节力臂长度调节板上的调节销钉,将阻力臂的长度缩至最短,将动力臂长度延至最长。在手压杆通过活塞杆带动活塞工作的过程中,连接在活动泵座上的泵体通过前后倾斜的运动方式、配合动力臂大弧形的摇、压动作,促使活塞行程得到进一步的增加、促使液体或气体的流量得以提高。
本实用新型可以是液体泵也可以是气体泵。所述的密封件是一种水封式密封件。
(三)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操作员操作人力压力泵供液或供气时,不但省力而且还能保持泵体输出的液或气的流量较大;另外当本实用新型作为水泵使用时,其吸程接近10米、扬程在60米以上;并且其使用的储排活塞漏水可调方向泵盖,能将活塞产生的漏水从排出管排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四、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泵体及活动泵座的后视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中标记注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瑞泉,未经肖瑞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49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机动车路口用翻转式路障装置
- 下一篇:三棍闸机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