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压半断单面背胶制品的自动排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5610.1 | 申请日: | 2009-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3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太湖度假区安洁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18 | 分类号: | B26D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海庆 |
地址: | 21516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 单面 制品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绝缘材料,特别是一种单面胶和绝缘片的冲压半断单面背胶制品的自动排废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由于电力、电器、电子、通讯和家电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IT业的迅猛发展,由此带动了相关产品的发展。而绝缘材料作为重要的基础材料,它的需求也因此而得到持续增长,目前,绝缘材料广泛应用与电子、电脑、家电等领域。然而,绝缘材料(如绝缘片)通常粘附在胶带(如双面胶带和单面胶带等)形成其复合,来应用在电气绝缘、耐高温遮蔽、防水密封、吸振缓冲、电子屏蔽等场合。
现在,单面胶带/双面胶带与绝缘片的复合产品,通常与电子产品元器件进行粘贴,在这个粘贴过程中,需要将某些电子产品元器件暴露出来。为此,这就要求提供的复合产品中部分绝缘片和胶带是去除。需要去除的地方主要是指位于挡住该些需要暴露之电子产品元器件的地方。
举个例子来说,CPU(中央处理器)的底座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安装螺丝的冲孔,这就使得提供给该CPU的复合产品对应位置上设置通孔,即对应位置上去除绝缘片和胶带这些废料。
目前,对此类产品的废料去除方式,传统的做法如图1所示。即,先将所要去除的绝缘片和胶带部分模切成形,再用条装的刀片11利用机器折弯成需除废部位的形状12,然后通过人工将废料一个个排除。
这种废料去除的方式存在以下的缺陷:
首先,人工去除废料,生产效率低,不能满足现有的生产产量的需求;
其次,人工去除废料,在一些绝缘片的加工中会容易造成脏污的现象,影响产品质量。
因此,必须要有一种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半断单面背胶制品的自动排废装置。
一种冲压半断单面背胶制品的自动排废装置,用于磨切和排除废胶,包括模具和设置在模具上的若干个削边刀,每个削边刀包括刀口和刀体,刀口形状与需排废部位的形状相同,其刀口形成削边口,刀体内设有弧形通道,刀体的侧面设置有卸料口,卸料口通过弧形通道与削边口连接。模具上设置排废槽,排废槽的位置与卸料口相连接。
即,削边刀安装在模具上,其中削边刀按产品的需求来定制外形,该削边刀是中空的,空的部分的直径与削边口直径相同的通道,该通道为弧状,弧状通道从削边刀的侧面开出,在削边刀的侧面形成一卸料口,该弧状通道用机械制成,通道内需光滑无毛刺;模具开有一槽用来安装削边刀,在模具上与卸料口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排废槽,该排废槽是用来将卸料口处的废料排出模具,免得废料在削边刀的弧形通道内推积。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绝缘片、胶带的模切过程中同时完成模切及排废工作,与现有技术的模切与人工排废相比具有工序少,机器排废效率高;人工不与绝缘片、胶带接触产品整洁度高,产品质量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作业方式示意图,(a)为折弯成需除废部位形状的刀片示意图;(b)包含有需除废部位的复合产品示意图;
图2为削边刀示意图,(a)为削边刀的整体结构示意,(b)为削边刀的剖示图;
图3为冲压半断单面背胶制品的自动排废装置的部分示意图。
图4为排出废料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2-图4,冲压半断单面背胶制品的自动排废装置包括模具4和设置在模具4上的若干个削边刀5。
每个削边刀5包括刀口6和刀体9。刀口6的形状与需排废部位的形状相同,其刀口形成削边口1,刀体9内设有弧形通道8,刀体9的侧面设置有卸料口2,卸料口2通过弧形通道8与削边口1连接。刀口6和刀体9可以一体制成。弧形通道8可以通过机床冲成。弧形通道8需要容置并通过废料,因此,弧形通道8的通道大小应不小于削边口1的大小。
模具4上可以设置若干削边刀5。比如,在某一产品上的需排废部位为3个,则可以在模具4对应位置上设置3个削边刀5。每个削边刀5上削边口1的形状与对应需排废部位的形状相同。
模具4上面设置对应容置孔,用来通过容置部分刀体9达到削边刀5与模具4固定的效果,这仅仅是一种模具4和削边刀5安装的方式,并非用来局限本实用新型,任何采用现有常规的连接方式都应落在本实用新型内。
模具4上设置排废槽3,排废槽3的个数与削边刀5的个数相同,排废槽3的位置与卸料口2相连接,用于将从卸料口2出来的废料排出模具4之外。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卸料口2和削边口1的形状可以但不局限于孔状。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太湖度假区安洁绝缘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太湖度假区安洁绝缘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56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