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别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5641.7 | 申请日: | 200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1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国阳 |
主分类号: | A44B9/02 | 分类号: | A44B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别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别针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提高就饵抗拉强度及具较佳晃动平稳度的别针结构组合创新设计。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是为现有别针结构示意图,是包含以单一金属弯折上、下环体11、12开口开放端各延伸有弹性扣杆的别针10,在中段配合一固定件14反折夹固,使上环体11形成一封闭环体,固定件14一侧缘反折一挡止部13,供尾端具反折段122的下弹性扣杆121自由进出卡止固定组成。
上述别针10的下环体12虽以对称圆形环体结构,供就饵拉址时,可形成较佳平衡的稳定性,却因为下环体12两侧杆形成直杆延伸结构造成抗拉强度的不足,虽可通过末端反折段122反向卡扣了页挚,然其卡扣强度仍显不足,且在两反折段122扣结后凸出于固定件14外侧,相对造成易有缠线、使用上易有勾伤及操作不舒服感,或挡止部13外翻诸多缺点存在。
而如图2所示,为另一现有别针结构,其有别于上述别针结构像在下勾体12末端是形成一斜V形勾部123,虽可通过斜V形勾部123提高饵拉扯时的抗拉强度,却因不对称的倾斜结构容易造成拉址稳定性差,及末端无反折段设计下相对易从挡止部13′滑出脱勾发生等诸多缺点发生。
发明内容
所欲解决的技术课题:
如上所述的两款现有别针各有其结构上的优点,然而第一款别针因抗拉强度不足及凸出反造成钩伤与缠线的缺点,而第二款别针则因为不对称的倾斜结构容易造成拉扯时的稳定性不佳,造成使用上的诸多不便。
所以如何针对现有别针抗拉强度不佳、平衡稳定性不佳及容易在使用中钩伤与缠线的缺点改良设计,是为本实用新型所欲行解决的困难点所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别针结构,以末端维持圆形勾部而上段以对称性的弯折段设计,达到就饵晃动稳定性佳及有效提高抗拉强度兼具的多重进步性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别针结构,即可牢固扣组,又能组成外表平整的别针结构可避免使用钩伤与缠线情形,具多重使用进步性达成。
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别针结构,包含由单一金属杆弯折上、下勾体开放端各延伸有上、下弹性扣杆的别针,配合一固定件扣结固定,使上勾体形成一封闭勾体,而下弹性扣杆能自由进出卡止固定组成,其中,所述下弹性扣杆及对边杆体相对以<形弯折段形成一菱形闭口,末端再弯折成圆形勾部结构。
实施时,所述固定件为一梯状片体,一面侧缘反折有一夹固部,另侧缘为中间闭口上端为短夹固部,而下端反折闭口朝内的挡止部,供尾端弯折有外折段的上、下弹性扣杆夹固卡扣。
实施时,所述固定件为一梯状片体,一面侧缘反折有一夹固部,另侧缘反折一短夹固部及闭口朝内一挡止部,供别针上、下弹性扣杆直杆状尾端夹固卡扣。
实施时,所述固定件在中间镂设一扣孔,配合下弹性扣杆尾端以朝向扣孔弯折的扣结端扣结组成。
实施时,所述扣结端进一步向下弯折形成一倒钩状扣结端。
实施时,所述下勾体两侧杆改为直杆段而末端为圆形勾部结构。
实施时,所述下勾体两侧杆改为直杆段而末端为斜V形勾部结构。
实施时,所述固定件改为一上端枢纽转环而中段贯设有横向穿孔的转子,而别针上勾体可改为一倒U形上勾体,而横向穿组于转子横向穿孔,所述倒U形上勾体开放端的上弹性扣杆下端朝内弯折一顶挚段,供下弹性扣杆末端相对弯折直杆状扣结端扣结组成。
实施时,所述下弹性扣杆尾端形成一环圈状扣结端结构。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包含一由金属杆弯折成一侧形成闭口别针,于中段套结一固定件而形成一上勾体与下勾体,以下勾体反折的下弹性扣杆扣结端扣结于固定件相对侧形成活动闭口,其下勾体由下弹性扣杆及对边杆体相对以<形弯折段园构成一菱形开口,下端再弯折成圆形勾部结构;其中,所述固定件可为一梯形片体,一面侧缘反折有夹固部,另侧缘反折一短夹固部,下端反折闭口朝内的挡止部,而片体中央贯设有扣孔,供下弹性扣杆末端扣结端扣结固定;其中,固定件可改为一上端枢纽转环而中段贯设有横向穿孔的转子,而别针上勾体可改为一倒U形上勾体,而横向穿组于转子横向穿孔,所述倒U形上勾体开放端的上弹性扣杆下端朝内弯折一顶掣段,供下弹性扣杆末端相对弯折的扣结端扣结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提高就饵抗拉强度及具较佳晃动平稳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一别针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二别针结构示意圈;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圈;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圈;
图5A、图5B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扣结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国阳,未经林国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56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