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型发光二极管灯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5705.3 | 申请日: | 200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1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曾永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世宗 |
主分类号: | F21V23/00 | 分类号: | F21V23/00;F21V33/00;H05B37/02;H03K17/94;G08C17/02;G08B13/18;G08B21/12;H04N5/225;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发光二极管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型发光二极管灯具,尤其涉及一种能在良好照明情况下,得到节能省电效益,并兼具可扩充设备,达到保全效能的智能型发光二极管灯具。
背景技术
传统日光灯或灯泡,是以光线向四周散光的方式发出光源,常见会用反光罩来帮助光源在一定照明范围区域增加亮度;LED发光二极管,是一种既省电又寿命长的发光体元件,由于半导体技术的提升,以及模组化制程所达到的经济效益,使多颗LED发光二极管集合所组成的光源,已逐渐在照明用途上被利用,并有更能省电的发光二极灯具陆续被开发出来使用;如中国台湾省专利公告第515107号“节能型发光二极管灯具”专利案,其是在灯具面板上安置人体感应器及多颗发光二极管元件,当人体接近灯具时,能由人体感应器检知,自动增加多颗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功率,并在人体离开后,自动降低发光二极管的投光亮度功率,达到省电;但是,LED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模式,是以投光方式发出亮光,现有发光二极管灯具,若以单一角度平面的灯具面板安置多颗发光二极管,其投光照明的亮度虽够,但有效照明的区域范围却很小,若是以球曲面的灯具面板平均安置多颗发光二极管,虽照明的区域范围较大,但因不够聚光,亮度却嫌不足,并且,每一颗发光二极管发光亮度功率被不安定的管制结果,势必会衍生有元件寿命不稳定的虞虑;欲在照明用途上达成省电效果,仍须顾虑到品质的可靠性与良好的照明效果;为此,现有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结构及技术,确有必要再作研发与创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发光二极管灯具,能在良好照明情况下,得到节能省电效益,并兼具可扩充设备,达到保全效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型发光二极管灯具,在一灯具壳体内设有多组不同投光角度的光源面板,及在所述灯具壳体上设有至少一控制电路板;所述每一组光源面板上,均具有多颗主照明发光二极管及一人体感应器,且至少一组光源面板上,还设有多颗小夜灯发光二极管;所述控制电路板,则具有至少一检知处理电路及一光源开关电路;所述检知处理电路,一端接收所述每一人体感应器的信号,另一端输出信号给光源开关电路;所述光源开关电路,设有多电力输出端分别与每一组光源面板上的多颗主照明发光二极管电气连接;夜间可由小夜灯发光二极管的点亮当作为小夜灯照明;且在任一组光源面板上人体感应器的检测角度范围内一有人体进入时,即能利用检知处理电路的感知信号处理,通过光源开关电路,选择性地点亮所述组光源面板上的多颗主照明发光二极管照明;通过多组不同投光角度的光源面板可各自依本身照明角度区域范围内有无人体自动亮灭的作用,据以能在具备良好照明情况下,得到节能省电的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发光二极管灯具,其中,所述灯具壳体上还可设有一感光元件,且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还具有一接收所述感光元件信号的感光处理电路,并使所述感光处理电路与光源面板上的多颗小夜灯发光二极管电气连接,由感光元件感应环境亮度,据以夜间来临,能由感光处理电路自动点亮多颗小夜灯发光二极管,形成小夜灯照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世宗,未经曾世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57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