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6226.3 | 申请日: | 200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1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冯勇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1/24 | 分类号: | A47L11/24;A47L11/40;A47L11/00;A47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王月玲;武玉琴 |
地址: | 21516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装置,尤其是一种包括自动吸尘器、自动扫地机等在内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机器人产品及相关技术中,机器人可通过灰尘传感器对进灰通道中进入的污物量进行探测,进而对清扫区域的清洁度进行感应及识别。当灰尘量较大时,机器人会自动在该清扫区域定点清扫,提高清洁效率。灰尘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通过红外感应来实现对灰尘的感应及识别,在进灰通道两侧装置一对信号元件,一用来发射红外线,一用来感应红外线。当进灰通道有灰尘进入时,两信号元件之间的红外感应受到干扰减弱。因此机器人通过红外感应的强弱就可判断清扫区域灰尘量的大小。
由于机器人是一种清扫设备,所进行的工作是清洁污物,因此灰尘传感器上不可避免或多或少的会粘上灰尘,当灰尘积累到一定量时,两个光耦之间的红外感应就很弱,此时机器人不管处于何种工作环境,均会误认为清扫区域很脏,从而一直在该区域进行清扫工作。
日本专利公开号为昭64-52425的文献中公开了一种通过气流压力而产生一系列机构连动从而实现的擦拭,具体来说是借助管道内气流的作用力,每次在吸尘器开启或关闭的时候,设置在管道内的擦拭件与灰尘传感器相互摩擦起到擦拭作用。日本专利公开号为特开平6-105764的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应用在软管上的,通过二个回转部分相对转动实现的擦拭。但上述的擦拭方式均应用于普通吸尘器,除了结构复杂之外,无法实现彻底除尘。
由于受到灰尘传感器本身的结构和其设置在除尘装置上的位置限制,直接对灰尘传感器本身进行擦拭,清洁效果并不彻底。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的一份在先申请200920037780.1中(未公开),在灰尘传感器的内侧设置透光板,由于透光板的设置位置更靠近除尘装置的进灰通道,可以对灰尘传感器起到保护的作用。这样,既能够实现对灰尘传感器的灰尘遮挡,又不会妨碍传感器的光线发射和接收。同时,在透光板的内侧表面上紧贴有擦拭件,透光板或擦拭件的其中之一在马达的驱动下运动,以使透光板与擦拭件之间产生相对位移,从而将附着在透光板表面的灰尘擦拭掉。上述的在先申请虽然通过对透光板上灰尘的擦拭,对保持灰尘传感器探测的灵敏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却需要借助动力源实现擦拭件对透光板的擦拭,结构复杂且增加了擦拭操作的程序,无形中也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除尘装置,通过可开启部件与镜片或擦拭介质之间的联动,实现对灰尘传感器所对应的镜片的擦拭,简化除尘装置结构且擦拭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除尘装置,包括本体和外壳,本体上设有用于探测进入进灰通道污物量的灰尘传感器,所述的除尘装置上设有镜片,该镜片靠近除尘装置的进灰通道,在除尘装置处于除尘工作状态下,所述的镜片对灰尘传感器进行污物遮挡,所述的除尘装置上还设有擦拭介质,其设置位置与镜片相对应,所述的擦拭介质或镜片其中之一固定在本体上,另一个与传动机构相连;所述的传动机构与外壳上的一可开启部件相连,当可开启部件相对于本体打开时,通过所述的传动机构使得所述的擦拭介质或镜片其中之一产生联动,使所述的擦拭介质和所述的镜片两者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实现所述的擦拭介质对所述的镜片上灰尘的擦拭。
所述的传动机构为凸轮机构,包括弹簧、凸轮和凸轮轴,所述的镜片的前端通过弹簧连接在凸轮轴上,该镜片的前端设有突出部;凸轮轴上设有凸轮,凸轮的边缘与镜片前端的突出部相接触,所述的擦拭介质对应设置在除尘装置上。
所述的可开启部件可以为除尘装置的尘盖,所述的凸轮机构还包括连接杆;所述的凸轮通过该连接杆与除尘装置的尘盖相连,尘盖上设有释放按钮与外壳扣合连接;凸轮轴上对应设置尘盖释放扭簧。
所述的可开启部件还可以为滚刷盖板,所述的凸轮机构还包括连接杆;所述的凸轮通过该连接杆与除尘装置的滚刷盖板相连,滚刷盖板上设有锁扣与外壳连接固定。
为了使运动更加稳定,所述的连接杆上设有齿条,该齿条与除尘装置的齿轮相啮合。
为了对污物量进行准确的识别,所述的灰尘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进灰通道的两侧。所述的灰尘传感器通常为红外传感器。
所述的除尘装置为除尘机器人或自动吸尘器或自动扫地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62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腹部泌尿造口蓄尿装置
- 下一篇:吸尘器的吸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