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具螺丝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66716.3 | 申请日: | 200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7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田安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廷茂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2/10 | 分类号: | F16B12/10;F16B35/04;F16B35/06;F16B2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县冈山镇***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具 螺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螺丝设计,特别是一种家具螺丝。
背景技术
参阅图1、图2,习知家具螺丝1主要利用一螺丝起子2进行锁合;该家具螺丝1包含一螺头11,一由该螺头11一端向外延伸的颈缩段12,一由该颈缩段12一端向外延伸的定位段13,以及一由该定位段13一端向外延伸的锁合部14;其中,螺头11的顶缘位于轴心线α位置处开设有一锁合槽111,而该锁合槽111具有一开设于该轴心线α位置的凹槽112,以及于凹槽112上开设的呈十字交叉的开槽113,而前述锁合槽111可供具有一卡掣端21的螺丝起子2嵌入,以进行锁合动作。
现行锁合槽111制造成型过程,其凹槽112采用手动加工,配合开槽113切削成型等分段制造程序,亦即先于螺头11的轴心线α位置处利用一钻刀(图中未示)钻出圆锥状的凹槽112,凹槽112的表面呈光滑状,而后再以该凹槽112为中心,切削出两垂直交错且深度较该凹槽112浅的开槽113,即可完成锁合槽111的成型作业;但该锁合槽111的成型作业易有如下的缺失:
一、参阅图2、图3,由于习知凹槽112呈光滑状,因此当螺丝起子2的卡掣端21嵌入时,没有任何受力点可供该卡掣端21进行定位接合,又因开槽113与卡掣端21呈松配合状态,除造成开槽113无法紧密的接合外,也易导致卡掣端21无法顺利地垂直定位于锁合槽111,导致锁合过程中螺丝起子2旋锁动力无法均衡、稳固的带动家具螺丝1进行锁设。
二、因此锁合过程单靠卡掣端21顶推开槽113以带动家具螺丝1进行锁合,使得开槽113需承受较大的应力,故当旋紧阻力较大时,容易导致卡掣端21滑出或磨耗开槽113等现象产生,甚至导致锁合槽111毁损,造成该家具螺丝1在锁合或旋退作业上的困难。
三、此分段制造程序,除导致加工速度慢、生产效率不佳外,因凹槽112及开槽113在钻孔或切削过程中必须精密准确,若其中某一步骤产生偏误歪斜,该锁合槽111即成为不良品,因此分段加工的方法,容易造成不良率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具螺丝,以增加结合稳固力,促使螺丝起子所传递的旋锁动力可均衡进行锁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家具螺丝,其可利用一螺丝起子进行锁合,包含一以轴心线为中心形成的螺头,一由该螺头一端向外延伸的颈缩段,一由该颈缩段一端向外延伸的定位段,以及一由该定位段一端向外延伸的锁合部;其中,螺头顶缘位于轴心线位置处开设有一锁合槽,且该锁合槽可供具有一卡掣端的螺丝起子嵌入,其特征在于:锁合槽具有一开设于轴心线上的凹槽,以及一与该凹槽相连通且呈十字交叉的开槽;其中,该凹槽呈尖锥状,且其周缘由复数顶掣面连结而成,同时凹槽的深度尺寸小于开槽的深度尺寸;开槽具有一设置于螺头上的底壁,以及一由该底壁两侧向上延伸的受力面,同时该开槽延伸至螺头边缘,且其两受力面间宽度恰可包覆螺丝起子的卡掣端。以使该卡掣端嵌入凹槽、开槽内时可紧密接合,以达该螺丝起子的锁合力量传递。
所述锁合槽利用冲具一体冲压成型。
所述凹槽与开槽的深度尺寸比为1∶3。
所述开槽的两受力面间宽度小于卡掣端宽度的8%。
本实用新型供螺丝起子的卡掣端插置时,恰可包覆该卡掣端,以使该卡掣端嵌入凹槽、开槽时可紧密接合,除防止锁合过程可能产生的卡掣端脱离或磨耗等现象外,同时可使螺丝起子的锁合力量得以均衡、稳固传递而进行锁合。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锁合槽可利用冲具一体冲压成型,与分段加工相比,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家具螺丝的示意图;
图2为习知家具螺丝的螺头上视图;
图3为习知家具螺丝与螺丝起子结合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图4实施例的螺头上视图;
图6为图4实施例的结合状态示意图。
标号说明
3 家具螺丝
31 螺头 32 颈缩段
33 定位段 34 锁合段
311 锁合槽 312 凹槽
313 开槽 3121 顶掣面
3131 底壁 3132 受力面
314 边缘 315 顶缘
α 轴心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廷茂企业有限公司,未经廷茂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67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屋顶防水排雨结构
- 下一篇:建筑屋顶设备方形固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