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两单硬接口的输液袋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66824.0 | 申请日: | 2009-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0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祥华;彭勋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0 | 分类号: | A61J1/10;A61J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两单硬 接口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包装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两单硬接口的输液袋。
背景技术
现有大输液软袋(装药袋4)采用单硬接口管6,配药与输液均通过拉环式组合盖7的同一个组合盖胶塞72(如图1所示)。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大输液软袋接口由于配药与用药的时间及地点都不同,组合盖外盖71内的组合盖胶塞72裸露在空气中而受到污染,输液时输液器的针头易将附在组合盖胶塞72上的病菌带入药液中,从而易引起输液的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带两单硬接口的输液袋,以解决现有的大输液软袋输液时输液器的针头易将附在组合盖胶塞上的病菌带入药液中,从而易引起输液的安全事故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带两单硬接口的输液袋,包括:装药袋,其具有容纳药液的空间;配药接口,设置在装药袋上,其内设有与装药袋连通的配药通道;输液接口,与配药接口分隔设置在装药袋上,其内设有与装药袋连通的输液通道;所述输液袋还包括:拉环式组合盖,密封在配药接口及输液接口上。
优选地,配药接口与输液接口结构大小相同。
优选地,配药接口包括配药口倒椎体,与配药通道连通。
优选地,输液接口包括输液口倒椎体,与输液通道连通。
优选地,配药接口具有适合与装药袋焊接连接的唇形焊接面。
优选地,输液接口具有适合与装药袋焊接连接的唇形焊接面。
优选地,配药接口端部设有配药口连接环,输液接口端部设有输液口连接环;拉环式组合盖包括:内盖,其与连接环连接;胶塞,设置在组合盖内盖上,外盖套设在内盖与胶塞外部,并与连接环连接,且外盖上设有拉环。
优选地,配药口组合盖与输液口组合盖结构相同。
因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液袋采用输液接口和与其分隔设置的配药接口,所以输液与配药分别采用各自接口及胶塞,输液时输液器的针头不用再剌穿已配过药的配药胶塞,而是刺穿刚打开的输液胶塞所以克服了输液器的针头易将附在组合盖胶塞上的病菌带入药液中,从而易引起输液的安全事故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卫生安全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采用的配药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采用的配药接口的结构示意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采用的输液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采用的输液接口的结构示意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现有技术的单口管用于大输液软袋包装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2至图1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多个实施例的带两单硬接口的输液袋的结构。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带两单硬接口的输液袋,包括:装药袋4;其具有容纳药液的空间;配药接口1,设置在装药袋4顶部,例如,其可以与装药袋4顶部的袋膜相焊接,其内设有与装药袋4连通的配药通道12;输液接口2,与配药接口1分隔设置在装药袋4顶部,例如,其可以与装药袋4顶部的袋膜相焊接,其内设有与装药袋4连通的输液通道22;输液袋还包括:拉环式组合盖3,密封在配药接口1及输液接口2上
优选地,配药接口1与输液接口2结构大小相同。这样,便于两接口之间的部件在安装制作上可以互换,便于输液袋硬接口的制作。当然,配药接口1与输液接口2结构大小也可以不同,根据情况,可以选择配药接口1的形状大于或小于输液接口2,这样,便于区分配药接口1和输液接口2,也便于根据需要满足配药和输液的要求。
优选地,配药接口1包括配药口倒椎体14,与配药通道12连通。这样,便于输液袋生产时将药液灌入装药袋时灌装头与配药接口密封。
优选地,输液接口2包括输液口倒椎体24,与输液通道22连通。这样,便于输液袋生产时将药液灌入装药袋时灌装头与输液接口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68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